Pixels HK Poster

(原刊AV Magazine 08/2015)

人生音像城

《屈機起「格」命》(Pixels):

關於打機,我說的其實是……

將八十年代流行的遊戲機角色重現,《屈機起「格」命》(Pixels)的構思其實是有趣的,見到Pac Man 及Donkey Kong 等,立即會勾起機迷的懷舊之情。我帶著這份思古之幽情進戲院,感覺卻非常失落,開場前四周那些嘈吵的小孩子都慢慢地安靜下來,有些更睡著了,這部電影是拍給中年人看的,它並不討好那些縱然終日打機的小孩子。

我正是打《屈》片中的電子遊戲成長的,打到廢寢忘餐,但我仍然對這部電影沒感覺,因為我覺得導演只具其形,沒有情懷,他並不真正了解打機是什麼一回事。

關於打機,我說的其實是……

我懷念的八十年代–熾熱的電子遊戲機流行年代,其實並不止於遊戲機本身,還包括了昔日的生活環境和氣氛。八十年代和現在最大的分別是,家庭遊戲機(更別說手機)還未發明,當年打機,一定要出街打,所以打機代表了一項外出的活動,學生時代,當然是趁午飯及放學去打機。

當年還沒有「遊戲機中心」,初期,電子遊戲機由大型日本百貨公司(如大丸百貨)引進香港,有美國Atari 及日本Taito 公司設計的遊戲,簡單如「彈磚頭」,由於有聲有畫,又可考驗控制技術,遊戲機很快俘虜了小孩子的心。「Space Invaders」(大空侵略者,我們叫「打冬菇」)的出現,將遊戲機熱潮推到高峰,市面上許多士多及文具鋪,都在後欄騰出地方,擺放座檯式遊戲機,收入非常好,結聚了一群流連忘返的小孩,他們把省下的零用錢都花在打機上,引起家長不滿,齊聲聲討電子遊戲機。

Jpeg
Jpeg

後來政府被迫立法規管電子遊戲機,經營者必需領牌,所有遊戲機中心不准16歲以下及身穿校服的人進入,經營時間不得超過晚上十時(後放寬至凌晨十二時),這段時期,多款經典的遊戲面世,如「打鳳凰」(Pheonix)、「打蜜蜂」(Galaxy),「青蛙過馬路」及「猩猩王」(Donkey Kong)等,是機迷的火紅年代。《屈機起「格」命》有舊物沒情懷,我不知道電影把打機扯到保衛國家是否一個好想法,但兒時一齊 hea 的朋友,長大後做了總統,便肯定不會發生在我輩身上。片中僅有的回憶是他們去參加打機大賽而已,而我們打機的日子包含逃學,省吃省用,走鬼(逃避訓導主任到士多後欄捉人)。

我和朋友們永遠記得在書局後欄打機時,旁邊有一堆過期的咸書,讓 小伙子首次見識到纖毛畢現的女人私處照片……我們牢記放了一元「跟機」時,總會遇上打極都不死的機手, 我們鄙視打機用 formula 取高分的假高手,享受屢敗屢戰而終於可在 high score 欄目簽名的喜悅,縱然我們都是在學業上一敗塗地,等待被學校無情地清洗的敗犬。

長大後,很多「機友」沒再聯絡,多得Facebook,陸陸續續在網上重認各位同學:擅長「打鳳凰」的棋哥,現在是一間中小企的老闆﹔「冬菇機」高手阿成經常upload行山照片,還不時附上幾句唐詩﹔醉心Donkey Kong 的阿桂做了警察,晉升至警長,但在「雨傘運動」期間,我被他悄悄地 unfriend 了……遺憾沒有全能機手(沒有機種可難倒他)阿邱的下落,他喜歡錄低遊戲機的音效,放到Walkman 當音樂聽,有人說他去了學搭棚。

我們沉迷打機,讀書唔成,但我們都活得很好。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