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 靜宜的幸福

wpid-sbm_poster-v3.jpg

(原刊 AV Magazine,  13-02-2015, 這是加長版)

人生音像城

《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

靜宜的幸福

(本文刻意用回《多啦A夢》的舊譯名,如叮噹、靜宜、牙擦仔及技安,原因:我是老餅。)

好老套的開場白:我是看《叮噹》漫畫及卡通片長大的男人,正邁向人生半百之年。

保全叔走了,沒機會看到3D 叮噹大電影《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 公映,沒法聽到戲院的笑聲及哭聲,作為最熟識叮噹的人,他不會不知道,叮噹為小朋友帶來歡笑,也令無數中年人低迴。

wpid-ecdrmj0-1.jpg.jpeg

作者滕子. F. 不二雄比保全叔更早走一步,不知他們在另一個國度相遇時,會怎樣談論叮噹呢?

孩提時代,叮噹帶給我們無比的歡樂,他(刻意不用「它」或「牠」字)的百寶袋內創意無限的發明令人拍案叫絕,處處維護軟弱的大雄令人感動;長大後,我漸漸細味到《叮噹》背後的苦澀,相信把滕子. F. 不二雄老師童真背後那份落寞讀得更加準確。

wpid-pbswzjl.jpg

《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  是將叮噹與大雄的故事細說重頭:大雄的曾曾孫由遙遠的未來來到現在說起,為的是要改變大雄這失敗者的命運。

 

電影的開首很震撼,令我不禁驚叫,叮噹透露大雄部份「悲慘」的將來:娶了技安的妹妹(身材飽滿的),生意失敗,廠房被火燒……

觀眾即時想到,大雄與靜宜不能成為夫婦,很遺憾啊!而整部電影的主題,正是圍繞大雄的能否娶得靜宜,才是未來幸福的關鍵;假如叮噹能夠完成這任務,便可功成身退。

電影用盡了負面的詞語來形容大雄性格上的缺陷:膽小、軟弱、自卑……觀眾想得到的全都用上了,相反靜宜是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的完美女孩。

wpid-26.jpg

當我不再是小孩子時,開始問自己:為何大雄一定要娶得靜宜才算找到幸福,他 deserve 有這位完美的伴侶嗎?有沒有人站在靜宜的角度想,為什麼她要和一個 loser 在一起 ?

(注意:劇透)

直到今時今日看了《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我才讀得懂這個故事,也令我心如刀割:這是關於靜宜的大愛,如何無私地去愛,去包容一位一事無成,只是心地有點善良的男人,她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她選擇了大雄。

wpid-stand-by-me-doraemon-19stand-by-me-doraemon-29.jpg

《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 故事複雜過《Interstellar》,有兩幕很特別,其中一場戲,大雄任性地要到未來向靜宜示好,當時她正在登山,兩人迷途,因為大雄的魯莽,幾乎把兩人害死於冰天雪地中,最後靠未來的大雄出現,救了闖進未來的自己,然後未來的大雄得知靜宜願意和一位差點連累自己的大雄結婚,因為她覺得他需要照顧這位軟弱的人,給他幸福。

靜宜對這個決定也曾忐忑不安,出嫁前,她向父親表達憂慮,父親反過來安慰她,說大雄會帶給她幸福,那段父親獨白相信感動了很多觀眾,戲院內不時傳來飲泣聲,那是電影最精彩的一幕,但不是所有觀眾看得懂背後的奥妙 — 當時真心剖白的靜宜,是中了叮噹的「誠實電波」,講的都是真心話,但安慰她的父親是沒有被電波射過,他講的可以是假話,讓女兒安心的善意謊言,就如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笠智眾對女兒原節子說,她出嫁後,老爸不會孤獨同一道理。

wpid-uj3tpex.jpg

讓我狠心地說一句:「叮噹,請不要回來。」不要為了一位懦弱的祖先,便老遠從時間的另一端回來,那只會為世界添煩添亂,讓平庸的人過他的庸碌人生吧!釋放靜宜的愛,讓她不用為照顧平庸的人而存在。

數十年以來,我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雄及叮噹身上,而忽略了默默守護著平庸的靜宜 — 她才是真正值得擁有幸福的人。

wpid-12-2.jpg

這部《Stand By Me : 多啦A夢3D》 給予叮噹嶄新的質感,一種漫畫表達不了的圓潤感覺,這機械貓與大雄相濡以沫,成為一對密友;當叮噹完成任務,無奈地要回走了,他放心不下,恐怕軟弱的大雄無法照顧自己,熬不過現實的折騰。

電影中的大雄為了顯示「堅強」,迫得單挑欺凌他的技安,想讓叮噹知道,只要他不畏懼技安,便能克服心魔。他死命和技安打鬥,叮噹看見大雄的忽然勇敢,更添離別之苦。

大雄始終是個愚蠢的人,要藉著打敗技安,証明自己能獨立生,更是愚不可及,雖知,技安並不是戰神,他只是個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小孩,藉著欺凌別人來掩飾虛怯,兩個 loser 困獸鬥,誰勝誰負都是一場永劫的悲劇。

wpid-d5e382a6970f757f6decaa08818409c9_b1280_1280_1280_692.png

大雄遇上了叮噹,叮噹找到了大雄,理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相遇,大雄最應該珍惜的是叮噹,而不是靜宜。最令我心痛是,大雄還是不明白,最該留住的,是叮噹,沒有叮噹,贏了世界又如何。

《飛鳥俠》(Birdman):自由落體

wpid-wp-1420399714665.jpeg

(原刊 av magazine 02-01-2015)

 

avm review

 

《飛鳥俠》(Birdman):

 

自由落體

 

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影。片名《飛鳥俠》(Birdman) 像是近年流行的充斥特技場面的超級英雄電影名字,但它絕對不是。導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對於電影圈和劇場都充斥著跟風及淺薄的作品感到很無奈。

 

他發洩了電影圈一窩蜂拍超級英雄片的嘮叨。主角 Riggan (Michael Keaton 飾)曾經演過「飛鳥俠」系列而聲名大噪,但他不想重覆,辭演了第四集,之後星途黯淡,觀眾只記得他是演飛鳥俠的過氣演員。

birdman 07

「過氣」二字叫人氣餒, Riggan 在婚姻失敗,私生活一團糟的狀態下痛定思痛,決定全力打他的翻身一仗,他選擇在百老匯劇場站起來,自導自演,改編20年代美國作家 雷蒙卡佛(Raymond Carver) 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卡佛作品內容大多圍繞勞動階層生活,描述他們生活上的種種不如意,倒如失業及婚姻破裂等問題,也是 Riggan 遠離 Super Hero 心魔,回歸寫實的自省。

birdman 02

「飛鳥俠」的心魔卻揮之不去,經常有把聲音嘲弄Riggan 的努力。排演期間,他遇上有才華但超級麻煩的 Mike(Edward Norton 飾 : 他在荷里活也是出名難相處的演員),煩惱事接踵而來。

birdman 03

電影深刻描繪了英雄遲暮的落寞心境,Keaton 現實中曾經是Batman, 這角色像為他度身訂做,導演也借他的口說出了「好演員」如 Woody Harrison, Michael Fassbender,  Jeremy Renner都跟著潮流拍超級英雄片,觀眾習慣看濫炸和濫殺的大場面,而片商便大量開拍,投其所好,嚴肅的藝術電影已經無處容身。

birdman 05

片中有一幕,Riggan約了幾位記者做訪問,八卦記者不知羅蘭巴特是誰,只關心過氣明星有沒有注射幼豬精子來維持皮膚光滑– 這是一個以淺薄為榮的年代,劣幣驅逐良幣,高檔藝術都要以娛樂包裝才有媒體報導和生存空間。而僅有的藝術評論亦被自以為是的藝評家把持,像片中的女權威劇評人,以為她的筆可判斷戲劇演出的生死,其實也是透過標籤式的文字來顯示優越感。

birdman 06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似乎對電影圈沒抱多大的希望,《飛鳥俠》中的演出最後大受歡迎,諷刺是來自思緒紊亂的 Riggan  舞台上「自毀一擊」,以真槍轟掉鼻子,迅速惹來八卦媒體關注,就連那位權威毒舌女劇評也盛讚「為沉悶劇壇注入新的血液」,成功不是來自演出本身,呼應電影的副題「愚昧竟是福」(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經常幻想擁有超能力,展翅翱翔的飛鳥俠的 Riggan, 轟掉鼻子後,手術後容顏更像飛鳥俠,他獲得名利,但也明白,那不是真正的自由飛翔,還是被困在樊籠裡;他在病房看見窗外的鳥兒,才領悟什麼是真正的飛翔。

birdman 04

《飛鳥俠》戲裡戲外,虛實交纏,集怨懟與自嘲一身。電影的本身,技術難度甚高,攝影師 Emmmanuel Lubezki 繼《Gravity》及《The Tree of Life 》後,以「看似」一鏡直落方式(當然不是,經幾組長鏡頭及特技接合),將幾天的故事時間剪接壓縮,完成整部電影,類似希治閣《The Rope》的方法,但Lubezki要處理的環境更複雜,鏡頭不斷在舊劇院內外上落游走,穿過窄長的通道,配合演員準確的走位及大量對白,配合以鼓聲為主的配樂,難度極高也別具一格。

《親愛的,原來是你》(Love, rosie)// 初見

love_rosie

(原刊av magazine 02-01-2015)

人生音像城

 

《親愛的,原來是你》(Love, rosie):

 

初見

 

 

 

看完《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後,正在感嘆時間的魔力之際,接著看了《親愛的,原來是你》(Love, rosie),關於「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主角 Alex 與 Rosie 連綿12 年,到了大家30歲時才重新認定彼此關係的的友情/愛情故事,兩部電影的方向不同,但都是關於「時間」,在《Boyhood》中,Mason 中學時的女朋友,當時間一轉到某年,已經不再是情侶,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不花任何篇幅去交代他們分開的原因,好像說這些 puppy love 註定沒結果,不痛不癢,很快便會忘記,不提也罷。

love-rosie-3

《Love, rosie 》則是婆媽式的戲劇,從故事開首 Rosie 在好友Alex 的婚禮上致辭,然後倒敘12年前,大家18歲時錯過了的承諾,這對自少相識的知己首次分開,Alex 離開英國,還赴美國哈佛大學讀書,Rosie 原本也打算到波士頓升學,但卻因為意外懷孕而改變計劃。

 

婆媽的故事有它的好處,因為觀眾們會明白,接下來看的必定是Rosie 與 Alex 兜兜轉轉,終成眷屬的故事,當中的喜與悲都可慢慢回味,不像《Boyhood 》濃縮的12年青春,許多事情來不及說清,便已經過去。

 

我年輕時愛看《九零男歡女愛》(When Harry Meet Sally),每個年代總有些人屢屢錯過時機,滿以為會遇上更美好的姻緣,在幻象破滅後,才想到單純時候的美好,電影世界的角色會等你回頭,但現實卻不容許,錯過了的,很難追回。

love-rosie-1

原本《Love, rosie 》令我以為它會有點新意,電影對 Rosie性格描寫得很好,尤其是年少輕狂那一段。她有很多缺點,但沒有強求自己改變,沒幻想會有浪漫姻緣,面對肌肉型男時會色心大喜,蓋過理智,她本來便是一個很實在的角色,可惜編劇後勁不繼,或是徇眾要求,成全荷里活式俗套。看到電影的後段,我已經沒法集中精神,想起一個人,已經很多年沒聯絡(從書信到互聯網發明的年代)的一個人:人生若只如初見,我仍記著初見時的美好,以往在學校,我們錯過了最初,以為有些事情不必太早發生,原來一旦錯過了,便沒有以後。

 

 

《尋找快樂大步走》// 七色花

wpid-hector-and-the-search-for-happiness-simon-pegg-rosamund-pike.jpg

( 原刊 av magazine 21-11-2014)

 

人生音像城

 

 

《尋找快樂大步走》(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

 

七色花

 

 

《尋找快樂大步走》(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被戲中的一個小情節打亂了思緒– Hector (Simon Pegg 飾)藏有一張和大學時代知己Michael 和 戀人Agnes 的合照。 三人多年來沒有聯絡,直至Hector生活鑽入牛角尖,決意放下心理醫生工作,離開家鄉英國,踏上「尋找快樂的意義」旅程。

wpid-hector-and-the-search-for-happiness-simon-pegg-movie.jpg

旅程路線泰半是為了探望老朋友而設的,Hector 先去中國,之後往非洲某動亂小國,探望在人道救援組織的 Michael  ,然後往美國洛杉磯探望已是兩位孩子母親的 Agnes 。

 

其實我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對Hector 這種「離地中產」漫遊故事不感興趣,況且它的取態有點幼稚無聊,差點及得上 Julia Roberts 主演的大爛片《Eat Pray Love》。

 

對於衣食無憂的英國中產醫生的「忽然失落」,我替他斷症吧!贈他10 個字:「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實在無需長途跋涉,去理解那些簡單道理,聽許冠傑《快樂》的歌詞已經明白:

 

「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 快樂是流水美妙的音韻/ 快樂是尋找天際的星辰/ 快樂是回憶沙灘的足印/ 快樂是離開都市的煙塵/ 快樂是回家往浴缸一浸 /快樂是賢妻給我的精神 快樂是兒子親的一吻……」 似足Hector 筆記簿中那些點列式的快樂定義。

wpid-simon-pegg-hector_3006210b.jpg

或者看一齣年少時愛看的日本卡通《花仙子露露》,講述女主角露露接受了花王國的委託,展開尋找象徵快樂幸福的「七色花」的旅程。 善良及樂於助人的她,途中結交了許多朋友,但仍未能找到七色花(片中有位王子總在結尾現身,將不同種類的花種子送給露露的朋友,還有花語一則),大結局露露結束旅程回家,發現七色花就開在後園;原來朋友會把部份獲贈的種子奇到露露家鄉,眾裡尋花,幸福快樂原來開在愛心土壤上。

 

但Hector 有探望朋友的心思,永遠是 sweet 的,只要不當那是療傷的方法,所以尾段 Agnes  責罵他的一段話很精彩:愛情已是過去的事,曾經愛過,無緣一起亦是一種緣份,不必視你的前度是一處懷舊景點,見見面談談近況,已經足夠。

wpid-7c6284391e2285e4e3feeb2fad2f7af2.jpg

記起十多年前,我被公司解僱,拿著補償金,展開了一次沒定歸期的美國之旅,由西岸到東岸,我選擇了探望幾位在那邊定居/ 留學 的朋友,代替參觀名勝景點。當年正值男人三十,仍然有很多大計,例如流浪及到外國進修。最後一站紐約,和朋友談到天亮,那次對話改變我不少對人生的看法,回港後一年,我和拍拖多年的女友結婚,沒有再想那些大計 — 不算是放棄,只是我及時發現開在後園的七色花。

 

《尋找快樂大步走》就像書局裡總會有一個在當眼處的暢銷書架,陳列著林林總總教人快樂及成功的工具書,讓人花費一百幾十,閱讀以point form列出追求快樂人生的方法;但如果你從不相信這一套,便永遠不會在這書架前停步。認真生活,關心時事,接接地氣,不必刻意尋找快樂,奉勸像 Hector 這樣的離地中產,就算一定要遠行追尋快樂的話,體驗生活後,也別急著乘頭等客機回家。

一個人

wpid-third-person_final-poster.jpg.jpeg

(原刊 av magazine 12-09-2014)

 

人生音像城

 

一個人

 

「一個人」,是數量。 廣東話將「一個人」說成「一個隱」或「一個恩」時,便多了形容狀態的意味。尤其是指一個人獨處的狀態。

 

看電影,其實也是一個人的事情,縱使置身滿座的戲院,全神觀注時,也是一個人的事。更不用說我愛深宵一個人「煲碟」(看影碟)。以下是我近來一個人的觀影報告。

wpid-000okve86ceb3c96afa64aj.jpg

我喜歡胡思亂想,閒來愛寫作,想的多,動筆的機會很少(定期寫的電影專欄不算在內),一落筆人便紊亂,表達不出在腦海打滾的構思。

 

所以我很喜歡 Paul Haggis 編劇及導演的《嫌疑第三者》(Third Person),能感受那些由寫作牽引的迷思。電影的「主人翁」是位作家,似乎經歷了一些創作低潮,電影中的情節,揉合了作家的「現實」處境,和他筆下創作的故事,而故事離不開「時間、人物和地點」,在加上這不過是一部電影的客觀事實,那種混亂狀態纏在一起時,事情便變得吊詭。

 

刻意錯置的地點(巴黎、羅馬及紐約),在紐約的人物突然進入了巴黎的酒店房間,羅馬的街頭會出現紐約的景觀,寫作很容易將記憶混和了夢想。作家於現實中的懦弱,在他創作的故事,尋找救贖和釋放。

third person 02

電影令我回想起寫劇本時遇到的困惑,當時老師提醒我「別老是將自己代入角色」,這只會令自己更痛苦,嘗試放手「要相信角色,讓角色去解決你解決不到的難題」。

 

寫作,從來都是孤獨的,像電影的最後一幕:一間房,一張桌,一個人。 而最孤獨的時候,會聽到一把聲音的召喚,回首一看,那是你深心裡最不敢面對的人和事。

 

有時,最看不透就是「自己」:一個一模一樣的我出現在眼前,卻不是原來的我,或者說,不知哪一位才是「原來的我」。在Facebook轉載了一段我深有同感的話:「人長大後可怕的事是:你或許會變成自己曾經最看不起的人。」刊出後賺了很多個 Like, 對我而言,關鍵詞是「長大」和「曾經」,都是關於時間的。時間,讓人明白,或選擇不想明白。

wpid-enemy.jpg

Denis Villeneuve 導演繼《Prisoners》後交出更懸疑的《心敵》(Enemy),大學教授(Jake Gyllenhaal)在電影中發現一位配角,長相和自己一模一樣,他抑壓不了好奇心,想知道另一個「他」過的是什麼生活,兩個「他」見面後,想到互換人生,其實骨子裡我們都想成為另一個人。

wpid-833579_full.jpg

又如《The Double》中,性格孤獨,不擅交際的小職員Simon(Jesse Eisenberg), 一天公司來了另一個「他」,談笑風生、長袖善舞、人見人愛 ……最令 Simon難受的是兩人同在時,同事都當 Simon透明,而且不覺得有兩個他是件怪事。

 

排斥和討厭自己的,往往就是自己。

 

 

 

 

 

 

《一切從音樂再開始》 Begin Again : 初衷

wpid-wp-1410809413893.jpeg

《一切從音樂再開始》 Begin Again

 

初衷

 

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是位獨立音樂人,首作《一奏傾情》(Once)以自身故事作藍本,描繪出一段懷才不遇音樂人的辛酸故事,雖然是低成本製作,但憑真摰感情及悅耳歌曲打動觀眾,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獎。

 

《一切從音樂再開始》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仍然是音樂人的故事,製作條件比首作充裕,這次沒有前作落寞,感覺反而是溫暖和勵志的。故事講述曾經叱咤一時的唱片公司監製丹(Mark Ruffalo),正陷於人生低潮,家庭與事業兩者都失意,離婚後與女兒關係疏離,事業上因不甘於隨俗製作討好的音樂,多年來沒有建樹,合夥人無奈把丹辭退。

Keira Knightley in Begin Again

丹萬念俱灰,到夜店買醉時,聽到一把治療心靈的優美歌聲,把他從自毀邊緣救回來。聲音是來自英國的少女姬達(Keira Knightley),陪同男友戴夫(Adam Levine)到紐約發展音樂事業,男友的事業如日中天,但兩人關係出現危機。 丹一心要為姬達出唱片,但兩人沒錢灌錄樣板歌曲給唱片公司試聽,兩人認為天大地大,什麼地方都能創作,沒有錄音室,便走到街頭吧!城市每一處都滿佈有生命力!丹及姬拉得以重新檢視生活,走出人生低谷。

begin again 04

這部電影可貴之處是提醒我們別忘記初衷: 想想當初為何愛上音樂?有沒有過份迎合大眾而改變了對音樂的態度?有沒有為了賺錢而蒙蔽了創作的心? 丹說在某種狀態下(例如酒醉)會聽見別人聽不到的編曲 ,他聽見姬達抱著結他唱歌,周圍的樂器自動演奏起來–無論際遇多糟糕,別讓自己失去這種能力。

 

丹沒有自怨自艾,事業上的打擊,令他重新思考做音樂的初衷,把他從商業化的唱片業生態中覺醒。姬達沒貪求名利,只在意作品是否能唱出心聲。本片的歌曲及配樂非常悅耳,令故事更有說服力。

Keira Knightley and Mark Ruffalo in "Begin Again"

本片的態度值得欣賞:樂觀知命,沒有中年失落自怨自艾、沒有埋怨際遇不佳、沒有強調理想偉大便好事隨來(灌錄唱片的錢及樂師靠成名的歌星 「麻煩金」幫忙,他是丹當初種下的因); 困局只是提醒你,是時候做該做的事,順時結緣,難題會迎刃而解。

 

 

 

 

 

 

 

 

《分手100次》:終於歸於平淡

image

(原刊 av magazine 01-08-2014)

Avm Review

《分手100次》:

終於歸於平淡

鄭丹瑞導演的《分手100次》有意外驚喜,原以為是胡鬧喜劇,或催淚悲劇,豈料兩者都不是,是人到中年,分不了手,卻愛不下去,停滯不前的困局,非常苦澀。

電影的前半段,沿用愛情喜劇的俗套,一對拍拖多年的戀人:阿森(鄭伊健)與小嵐(周秀娜),經常因小事爭吵,女方嫌棄男方思想不夠成熟,她總是嚷著要分手,最終還是和好如初。

image

阿森有個開咖啡店的理想,小嵐最初反對,後來全情投入,他們成功開店,還請了4位有趣的年輕人(C AllStar)任店員,並認識了爽朗茶餐廳太子女Priscilla (王菀之),咖啡店洋溢歡樂氣氛,但卻是阿森與小嵐關於趨於破裂的關鍵。

兩人在店內旁觀戀人們的分手場面,阿森創立了「分手迷你倉」,給顧客在店內暫存「分手遺物」–一些戀人們不捨得丟棄的物件,阿森為每件物件寫上愛情絮語,咖啡店因此而出名,生意也倍增,阿森在好友的支持下欲租新舖開分店,小嵐反對擴張過急,更令她介意是阿森事前沒和她商量,小嵐盛怒下提出分手,並且出走,阿森慎重考慮後,放棄開分店念頭,追回小嵐,並打算求婚,但在掏出指環的一剎,忽然猶豫,像是想通了。

image

影片的氣氛到此急轉直下,從歡樂落入無奈和傷感,非常苦澀。阿森小嵐從此不再鬧分手,保留了穩定的關係,迎來了中年男女的成熟,歷練過後是悶人的死寂。

雖然本片是中港合拍片,但導演沒有刻意改動故事來迎合內地市場,很平實地創作一個發生於香港的愛情小品,電影在香港上環一帶取景,該區保留横街小巷仍保存香港的小城舊觀。 鄭丹瑞上一次導演的,已是1994年的《姊妹情深》,相隔20年的《分手100次》,成功捕捉了戀人揮別年輕,步入中年,重新思考「愛情」及「關係」,阿森和小嵐終於歸於平淡,stuck在生活,敗給時間,後段的感覺有點像《有人喜歡藍》(Blue Valentine),旁觀愛情的消逝,火花已盡,轉化成生活。

image

《分手100次》有很細緻的情感,鄭丹瑞兼顧到商業片的娛樂元素,前半段輕鬆愉快,後段將歡樂元素轉化成淡淡哀愁,結尾也不落俗套,讓人反思「愛情」的複雜,是香港電影少見的情懷,只是略嫌阿森的恩想轉變有點突然。這部電影適合有歷練的中年人看,來尋開心的年輕觀眾可能會被殺個措手不及。

王菀之主唱的主題曲❬不再說分手❭(也是本片的內地片名),歌詞道出了電影那份感覺 : 「什麼時候 /我們失去了糾纏的理由/ 怎麼回頭/ 你的咖啡已經變成紅酒」

image

有時,我們察覺已經長大,再不是輕言和伴侶/情人吵鬧分手的年紀,戀人們為建立穩定的關係而改變自己,遠離了互吵鬧的年少輕狂,換來是為生活妥協的默然。然後我們發現,以前總是埋怨伴侶的缺點,原來自己也欠缺愛下去的衝勁,電影中的阿森在一段關係中選擇沈默,我們從咖啡變成了紅酒,品嘗過戀愛的苦味,經歷讓人變成更醇厚的酒,但「咖啡和酒」,已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Detachment 》// 老師

(原刊 av magazine 14-02-2014)

Detachment 01

人生音像城

 

 《Detachment 》 :

 

老師

 

我經常推介朋友看一些不會在香港公映的電影,前年看了《Detachment 》,覺得非常好,但卻從來不敢介紹給別人,只有數次叫任職教師的朋友看,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Detachment 》是一部關於教師的電影。離開了傳媒後,這幾年我是個沒有正職的兼職老師,遊走不同學校教書,對於教學,還有一點憧憬,曾經滿腔熱誠,卻每每遇上令人洩氣的事情:遇過很多暮氣沉沉的人,如行屍走肉,首要工作是滿足學校的行政規定,點名,收回條等工作做得一絲不苟,教書工作卻是交行貨,我理解這種鬱悶感覺,但始終認為我還不太熟悉這行業,不敢妄下判斷。

Detachment 03

大家都明白香港的教育制度千瘡百孔,但無人懂得醫治,由每朝政府的官僚落藥來醫,政策又改又立,老師學生都吃不消。很多家長無能為力,只能將孩子交給制度,認為學校應該負全責把孩子教好,但自己在家中卻是個壞榜樣。我感慨那些家長正和我是同代人,我們這一代有多差勁,下一代便只有更糟。

Detachment 06

我遇過很多對生活及周圍環境漠不關心的中學生,他們只專注自己喜歡的事物,最普遍是玩遊戲機及追星,其他的事不聞不問。 我有一個攝影功課,叫學生影家中窗口見到的景象,然後說一個故事給其他同學聽。有位學生住了10多年,窗口對住的屋苑叫什麼名稱也不知。 我告訴他,那是 「麗晶花園」; 他回答: 「有需要知咩?」 我一下子被「拋窒」了,反思了很久,是的,他們每天上課下課,走路時低頭看手機,對,有需要知嗎?另外有一些很「忙碌」的學生,父母太溺愛,學生擁有的資源太多,以為一切都是必然的。有一些家長很怕輸,安排子女密密麻麻的補習時間,但他們在學校卻不用心上課,因為被感染了「不信學校那一套」,寧願相信補習社。

Detachment 02

《Detachment》是部很灰暗的電影,了無生機,它不會是《暴雨驕陽》(Dead Poet Society)看後令人對教育工作充滿使命感,勇於反抗僵化的制度。電影的灰調源自男主角 Henry (Adrien Brody 飾),他是位只願做兼職教師的人,因為不想留在同一所學校太久,他的世界觀很灰暗,對事物很抽離,故事描述他在一所中學代課,學生良莠不齊,他見盡一切荒謬的事情,早已習慣不以為然。

Detachment 04

Henry 對世界無能為力,但一次在街頭認識了一位賣淫少女Erica ,他想拯救她離開人間地獄,其實也是對自己的精神救贖。在校內,他有一位仰慕他的女學生Meredith ,得Henry 的鼓勵,她專心發展她對攝影的興趣,但外表平庸的Meredith 卻受不住同學的欺凌,最後引發校園悲劇。

 

Henry 黯然離開學校,然而身邊一切都沒有改變,世界依然灰暗。

 

電影提出了很多教育問題,卻沒有提供解決辦法。我反覆看過電影三幾次,努力回想,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一些鼓舞的事情 — 縱使已是年代久遠;我想保持一顆積極的心,然後關上電視,睡覺去。

detachment 07

 

 

 

《The Spectacular Now》// 美景當前

spectacular now 02

(原刊 av magazine 17-01-2014)

人生音像城

《The Spectacular Now》:

美景當前

 

上期應本刊要求,列出了2013年我的10大電影,其實我並不是太熱衷於寫這類回顧,因為我的門檻很低,有時會為一兩場戲而喜歡那部電影, 去年有些電影沒放在我的10大,但印象很深刻,其中一部是《Smashed》,其實是2012年的,去年電影節放的時候譯作《醉後勝利》,導演是James Ponsoldt,他擅於寫些平凡但不典型的角色。

Smashed 04

《醉》中的幼稚園教師Kate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飾)  是名酒鬼,和丈夫一起陶醉於宿醉未醒的生活,但到了一天她突然醒覺,酒醉已經不浪漫,決定要過清醒的新生活。

導演並沒解釋原因,但我又覺得可以接受,只要電影的氛圍讓我相信便成了,不是每個角色行為都合情合理時戲便好看。

今年看到James Ponsoldt的新作《The Spectacular Now》又是一份驚喜,平淡的故事,突如其來的悲哀,不落俗套的人物設計,令我很感動,可能我從主角Sutter身上找到自己成長的影子。

spectacular now 08

導演選了其貌不揚(甚至有點醜)的Miles Teller 來演這個表面口若懸河,風趣健談的男生,實際是個怯懦,不敢長大,不想面對成長的大男孩,因為成年人世界太過令人失望,於是他有點自我封閉的性格。

spectacular now 03

幸好Sutter遇上善良,待字閨中的同學 Aimee (Shailene Woodley飾),兩人相愛,他鼓勵她要擺脫家庭的牽絆,到費城升讀大學,追逐理想,不要留在媽媽身邊做派報紙女孩。

兩人度過高中的最後時光,Sutter對未來沒計畫,「有口勸人卻無口話自己」,就任意讓生活停滯不前。

Aimee 想像二人的將來,她請求Sutter到費城和她一起開展新生活,Sutter無可無不可地應允。

到最後,Sutter還是失約,在暗角偷偷地看著Aimee失望地登上長途巴士。

Spectacular Now 09

「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拒絕別人」是王家衛《東邪西毒》裡的歐陽鋒(張國榮)的名句,Sutter是透過令別人失望來平衡心底的挫折感。

Spectacular Now 11

以上寫了關於Sutter的一大段,也適用於20歲時的我,曾經跟別人約定到外國讀書生活,結果朋友走了,我卻在找千百般推搪的理由,最後無疾而終,自己卻把這個遺憾記上半輩子。

《The Spectacular Now》應該無緣在香港上映,它有一個不錯的非官方中文戲名:《美景當前》。世界其實不如Sutter看得那麼灰暗,往往是人障住了心眼,看不到當前的美景,或者認為選擇「放棄」的外殼,易於收藏懦弱的性格。

spectacular now 07

我便是這樣度過了青春期,目送好景流逝。然後一天像《Smashed》的Kate突然醒悟,才重新撿拾青春的碎片。為此,很喜歡James Ponsoldt導演。

《發夢王大歷險》// 將生活還給我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原刊av magazine 03-01-2014,這是加長版。)

人生音像城

《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 : 

將生活還給我

《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感慨良多,雖然沒看過1948年的版本,但編劇這次改編,把背景定在現代,2007年美國《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結束印刷版,2009年改為網上雜誌繼續經營。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3

作為一名在傳媒行業當了20多年攝影記者的我,實在被這部電影擊中要害,掀起太多回憶,在戲院中,看著Walter Mitty (Ben Stiller 飾)經常發著歷險式的白日夢時,我的思緒也回到往時。

我是在1989年擔任報社攝影記者,之前是專跑社區新聞的文字記者,隨後也跑過突發,大部分時間採訪人間不幸事情。我沒受過正式的攝影訓練,工餘時靠多看外國雜誌進修,《生活》是攝影記者奉為殿堂級的刊物,刊登的都是出類拔萃的圖片故事,充滿人文關懷的報導攝影作品。 另一本我景仰的刊物是《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2

從這份1883年便創刊的老牌雜誌歷史中,我從中認識了很多偉大的紀實攝影師,如Eugence Smith以影像爭取公義, Elliot Erwitt對生活的幽默感,及其他眾多Magnum 圖片社成員。那些穿州過省,不辭勞苦,以鏡頭體驗塵世間苦樂美醜的攝影師,在我腦海中的形象,正是電影中行蹤飄忽的攝影師Sean O’Connell (Sean Penn 飾)般瀟灑。

 

片中也引用了《生活》的座右銘: “To see things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things hidden behind walls and within rooms,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draw closer, to see and be amazed.”是敢於向外闖的冒險精神,發掘真相的耐心,和不單看事物表面的眼界。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5

 

我覺得Sean 在山上看到目標(豹子)而沒按快門那場戲,過份造作了;尊重攝影的攝影師,攀山涉水去到那處地方,不會不拍。況且,在片中,照片一直是Sean 和Mitty互相尊重對方工作的一道橋樑。當然如果Sean 因此「得道」,從此只看不拍,那是後話。

《發》的故事也是由Sean 的一個「玩笑」引發的,它喚起了平凡人心底潛藏的個性,而這種本該是獨特的個性,不知自何年何月開始,敗給平穩的生活,被平庸磨平,消失殆盡;然後發現自己停滯在泥沼般的生活裡,一晃又是十多二十個年頭,已經喪失了嘆息的意識,只知生活就是這樣過。對Mitty來說,那位曾經梳著「punk頭」,性格反叛,隨時準備向外闖,那管身上只有十元八塊的滑板少年,已經是個陌生人。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4

電影中,《生活》是呼應生活的,Walter 敢於踏出去尋找Sean ,其實是源於安穩生活的終結: 《生活》停刊,新的管理層入主,整頓架構,減薪裁員……但最令Walter 不忿的是那份漠視,漠視自己10多年來用心工作,然後換來高層的冷言冷語,說他是公司最不需要的員工。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6

在Mitty的角度,這次「出走」殊不浪漫 :沒有當作「歷險」、「體驗生活」或「旅行」之類,他只是要找Sean ,找他要負責的第25格底片 — 那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責任,尤其當別人都輕視你的工作的時候,也是在工作完結(雜誌結束)時對自己的一個交代。那種被漠視冷待的感覺我感受過,所以有些共鳴;但我懦弱,沒有為自己爭取過–就算是負隅頑抗也好。

懂得欣賞Walter 的人,只有Sean 。

當Walter 遠赴格陵蘭尋找Sean ,我聽到背後一名天真的女觀眾問男友:「即係邊度?」男友說:「好凍的。」當Walter 歷險時,仍不時收到交友網站編輯Todd (Patton Oswalt 飾)垂詢他「到過的地方」一欄該填什麼。

城市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愛以「到過的地方」來定義人生的閱歷,facebook 朋友急不可待把旅遊照片上載,去得愈遠愈有意義,順著赤臘角機場航班離境指示牌,指示著人生。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7

多得攝影記者工作,令我有很多離開香港,但又不是自在旅行的工作機會,回想起來,每次想回家的感覺都特別強烈,在成家立室之後,我知道此生也不可能像Sean 般閒雲野鶴。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10

原來我也是在《生活》停刊那年離開了傳媒行業,《生活》的消失,見證了一個美好的時代結束:一個講求「質素」及「冒險精神」的時代一去不返。不單是那卷Kodak Tri-x黑白菲林第25格不知所終,而是急功近利的心態,取代了耐心鑽研的能耐,在手機中觀看攝影師的作品,隨意縮放,那及跨版兩頁大照片的震撼,但最要命的,我們已經不在乎「震撼」,安於活在看似多姿多彩,但其實一式一樣的人生。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