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2011年的電影時刻

( 原刊 AV Magazine 06-01-2012)

人生音像城

11個2011年的電影時刻

回望2011年,這是很奇妙的一年。沒有全職的工作,一度心灰,以為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生活還有很多電影 — 喜歡,或不喜歡的也沒所謂,花了不少時間在電影院,只有不斷地看,才可讓自己不去想其他事情。無論生活有多糟糕,電影,永遠是我的好老師,它激盪我的情緒,使我感覺自己的存在。我選了2011年11部外語電影中11個令我深深感動的時刻,感謝電影工作者,讓我能藉他們的經驗來細味人生。

01. 《有人喜歡藍》( Blue Valentine)  2月份

(75分鐘, Dean 向Cindy 說:Let’s be a family. — 他不介意她懷有別人的孩子,奮不顧身組織一個家。) 這是我去年最喜歡,但看後很心痛的電影,它平實地道出一段維繫6年,感情由濃轉淡的婚姻生活,原來愛情這燃料會消耗掉,不夠走完生活的哩數。

02. 《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  7月份

( 116分鐘,辛勤半生的父親O’Brian 先生,面臨失業,他摟著兒子說:You’re all I have. You’re all I want to have.) 《生命樹》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從天地洪荒到人間愛恨都包括其中。父親和孩子 — 血脈相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03.  《危機解密》( Source Code )  4月份

( 82分鐘,灰飛煙滅前的一吻。) Colter 解救了恐襲危機後,仍然要求再重返火車廂,經歷多一次8分鐘的生命,只為了一份可以改變宿命的執著,要真正地和Christina愛一次,8分鐘就是永恆。

04. 《一夜誘情》( Last Night )   3月份

( 73分鐘,Joanna 與舊情人Alex相擁床上。) 只談情,沒有做愛的一個晚上,那些年錯過的愛戀,有些感覺,最好讓它永遠放在心中,安頓好了,然後回家。Dr. Dylan不是說:「過去的事是用來回味,不是逃避」嗎 ?

05. 《心靈觸洞》(Rabbit Hole )  3月份

( 69分鐘,Nat 對女兒Becca 說,悲傷可以轉化成可攜帶的重量。) 有些傷痛是永遠放不低 (像Becca 的喪子之痛),只能讓它安放在心頭一處適合的位置。

06. 《美麗末日》(Biutiful )  3月份

(片末,Uxbal 彌留之際,在某個雪天,於森林重遇印象模糊的父親。) 死亡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回家。

07. 《一年未緣》( Another Year )  3月份

(片末,Mary勉強湊合在朋友飯局中,斯人獨憔悴。)導演米克李看透世情之作,我在又一城看《 Another Year / 又一年》,又一城的英文不是 “Another Mall” , 而是 “Festival Walk”,走過季節交替的那一年,當中有節慶,有悼念,有人離我而去,生活還是要過。

08. 《情迷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  9月份

( Gil 與「古代」的Adriana漫步。) Gil沉醉在20年代的巴黎時空中,覺得那是最美好的年代,而20年代的Adriana嚮往19世紀的生活:懷舊是一種常態,董建華比唐英年/ 梁振英好, 我好老套說活在當下,為未來懷舊。

09. 《S8驚世檔案》( Super 8 )  6月份

( 104分鐘,超八短片《The Case》在片末出credits時登場。) 我覺得比正本戲更好看,肥仔導演常提著 “Production Value”,在於有否用心拍攝,有心便好會,有錢無心也可以很好看,但它只會是件製成品,不是你的「作品」。

10. 《天網逆緣》(The Adjustment Bureau )  3月份

( 17分鐘,「天使」打瞌睡,忘了打翻David手中咖啡,讓他在公車上重遇Elise。) 我們相知相遇,背後總有原因,有人稱他「緣份」;不相見,也不過是某些意外吧 ! 我會耐心等待「天使」打瞌睡。

11. 《晨早兜巴星》(Morning Glory )  3月份

(86分鐘,老行尊Mike Pomeroy憑經驗及人脈做了一則直播的獨家新聞,吐了一口烏氣。) 這是我對新聞界的憑弔 —  Mike贏得同僚掌聲,但熱鬧過後,最終還是「想通了」,服膺淺薄的節目風格,即場表現廚藝,娛樂觀眾。

—–

有空看看 :

2011 港片「動人」時刻

https://yip7x.wordpress.com/2011/12/26/2011-hkmovie-moments/

有病

( 原刊  AV Magazine 11-03-2011 )

人生音像城

有病

三月六日大遊行,我在家看新聞,發現多張熟悉的臉孔,夾在警察與示威者當中,表情都很激動。

朋友不是80後,不是說80後才可以激進,只是我認識的他們,平時都很斯文,A是個唯美攝影師,那天他正指著一位警察的鼻尖,喝令他停止對示威者使用暴力。

B是位很柔弱,但富正義感的女生,當年我們曾經一同往外地探訪,了解當地居民面對被政府逼迫的不公義情況。

如今他們都上街了,兼且是走在肢體衝撞的最前線,不管他們是為了什麼原因上街:反對派錢、抗議官商勾結或是為弱勢社群發聲……總之,他們看不過眼,忍無可忍,因為這個社會有病。

我本來也考慮參與遊行,但醒來時發現左眼被分泌物黏住,可能用手擦拭,手指可能有細菌,所以感染了,早就叫自己不要用手指擦眼睛,奈何睡覺時每一次用手擦,都以為自己身在夢境,擦了,從Inception中驚覺乍醒。

自從我沒有做記者之後,便很少再參與遊行示威,自覺距離新聞現場愈遠愈好。現在我只關心自己,如何好好渡過這個悠長假期,去看幾齣想看的電影,喝杯濃滑的奶茶,我想靜靜地過生活。

看了《美麗末日》( Biutiful)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呈現了巴塞隆納的陰暗面,來自中國及非洲的黑市居民,每天掙扎求存,他們飄洋過海追求較好的生活,如何艱苦也不願意回去,蓋因家不是家,難以謀生,或改變貧窮的命運。

Iñárritu 的電影向來對生死命運有獨特的感悟,處處閃耀人性光輝。Uxbal ( Javier Bardem飾演)雖然不是個什麼偉大的人物,他靠介紹黑工工作收取金錢維生,他有一顆善良的心,然而卻因好心而釀成更大的悲劇。Uxbal能夠聽到死者心聲,可惜自己難逃病魔折騰,他到處奔波,想安頓好兒女,同時也想盡綿力,為飄洋過海的黑市勞工爭取生存空間及生活尊嚴,可擔子太重,重於生命。慨嘆在崩壞的世界前,人人都命賤。

三月六日,單靠一隻右眼看了幾齣攪笑電影DVD,一點也不好受,可能《美麗末日》的沉重仍揮之不去。閉目那些新聞片段又閃現,朋友們在使勁地喊著口號,我明白不想身處的世界崩壞,在它有病時,我們不可獨善其身,要站出來,漠不關心的人,上天會取回他的眼睛,不讓他舒服地看電影。

最佳男女主角

最佳男女主角

雖然我只將奧斯卡(Oscar)視為美國業界的某種指標,不一是好的標準,終於看完10部有份提名男女主角的電影,於頒獎前夕,也湊慶說說我的選擇吧。

最佳男主角(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Javier Bardem in “Biutiful”

Jeff Bridges in “True Grit”

Jesse Eisenberg in “The Social Network”

Colin Firth in “The King’s Speech”

James Franco in “127 Hours”

—–

我首先剔除James Franco,127 Hours中近乎獨腳戲的演出是有極大的難度,由一位充滿陽光活力的大男孩,忽然墮進孤獨的深溝,他已經表現出色,可惜劇本描寫對生命的反思欲言又止,有太多顧慮,削弱了角色的發揮機會。

Jeff Bridges 抱著被蛇咬傷的孤女Hailee Steinfeld,披星戴月趕往尋找救援,是True Grit 令人感動的場面。他飾演的落拓警察Rooster Cogburn,常常爛醉如泥,對世事滿不在乎,骨子裡卻是位富正義感的英雄,Jeff Bridges演來游刃有餘,但稍欠驚喜。True Grit 是關於面對不公義時挺身而出的勇氣。導演高安兄弟將西部精神重現,沒有把殺人者描繪成大奸大惡的人,一切都是時代的錯。

Jesse Eisenberg 在 The Social Network 的演出很特別,難免和故事的真人對比,Jesse成功在不是模仿 Mark Zuckerberg的樣貌或動作,而是將他帶神經質的狀態呈現,當然精警的對白有助加深對這角色的印象,電影很符合美國人的追夢精神,但這個「發圍」的主人翁形象,不是奧斯卡喜歡的那種氣魄 – 要麼是英雄,要麼有缺陷,像這位有點「騎呢」的小人物,不是他們那杯茶,至多比個like,不會比座小金人。

至於大熱門,似乎眾望所歸的是Colin Firth,之前已經在其他頒獎禮中橫掃,他在The King’s Speech演佐治六世,甚具台型,所以讓他克服口吃的缺陷,更是有戲可演,Colin Firth是個很穩健的演員,演技恰到好處,從不過火。劇情的高潮是他以言論震奮人心,對抗納粹德國的入侵,更是「搭定個雞棚」讓他發揮,不過我還是更喜歡 A Single Man 那份情深。

最後,我的影帝選擇是Javier Bardem,看過Biutiful便會明白,他不是在演戲,他就是那部戲!他的孤絕完完全全融入角色中。我知這個理由很難說服別人,但Javier Bardem的演出會震撼我的心靈,是另外4人所沒有的。

我的選擇:Javier Bardem in “Biutiful

預料勝出:Colin Firth in “The King’s Speech

—–


最佳女主角(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Annette Bening in “The Kids Are All Right”

Nicole Kidman in “Rabbit Hole”

Jennifer Lawrence in “Winter’s Bone”

Natalie Portman in “Black Swan”

Michelle Williams in “Blue Valentine”

今年獲提名的很強,分拆開幾年都夠贏!可惜碰在一起,只能選一個冠軍,很難抉擇。

首先我會剔除Jennifer Lawrence,我不覺得她在去年Sundance 電影節拿大獎的Winter’s Bone中演得出色,反而前年Sundance獲獎的Frozen River女主角Melissa Leo更值得拿(她憑The Fighter 提名本屆奧斯卡女配角。)

我最先看The Kids Are All Right,Annette Bening很很很勁,將一家之主女同志Nic的剛中帶柔的性格演活,那段時間看了得閒炒飯,吳君如該好好向Annette Bening學習,「壇數」相差太遠!有一幕Nic得悉女伴Jules和一個男人有染,而Jules試圖隱瞞,Nic震驚、痛心但又要保持硬朗,卻又不捨得失去愛人,複雜的情緒實在太難演了,Annette Bening已經爐火純青。

可是,Natalie Portman來勢洶洶, Black Swan的角色前後變化極強烈,是對演技的嚴格考驗,也是演員們都希望得到的角色,Natalie Portman演自幼活在控制慾強的母親陰影下的芭蕾舞蹈員Nina Sayers,她戰戰兢兢地當上首席舞蹈員,壓力令她精神分裂,心魔跑了出來,導演Darren Aronofsky再施展Requiem for a Dream描寫偏執成癮的功力,慢慢舖陳Nina如何鑽進牛角尖,角色很「消耗」演員的力量,還需要熟悉芭蕾舞,想不到Natalie Portman能夠駕馭,她的努力觀眾有目共睹,相信會得到評審的歡心–尤其是自少便看她在Leon:  The Professional演出的人。

Black Swan 見證了一位演員的大熟大勇,Natalie Portman遇到Nina Sayers是她的福份,還因為此結緣怏將為人母,更是完美 – 雖然這未必和獎項有關,但絕對有好感分加,我敢說她這次一定贏,因為這種角色是奧斯卡最buy的。

但我的心水是Michelle Williams和Nicole Kidman,兩人叮噹馬頭,很難取捨。兩部電影有點相似,都是講夫妻關係的變化。

Nicole Kidman 在Rabbit Hole演經歷喪子之痛的母親Becca,她以為自己很堅強,可以克服心靈創傷,而事實上她很積極面對,例如主動和開車撞死她兒子的男子傾談,釋放心魔……但原來有些傷口是永遠不會癒合的,它已經成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法子放下,唯有穿越這種痛苦。這角色很平靜,沒有呼天搶地(只有一幕在車廂內痛哭,不過導演很抽離地拍,例如不收音),但要表現出那份隱藏於生活中的傷痛,真的很困難,Nicole Kidman是令人信服的。

我還是給Michelle Williams稍高一點的評價,Blue ValentineRabbit Hole類似,也是平淡中見真章。Blue Valentine更真實更殘酷,影片不斷穿插過去與現在,旁觀Michelle Williams飾演的Cindy 與結婚六年的丈夫愛情褪色。電影很沉重,劇本寫得太好了,非常細緻,沒有無病呻吟,只是愛情敗給生活,愛情耗盡,幸福拋錨。

Michelle Williams在片中要演兩個階段(戀愛時和結婚後),兩種對愛情的狀態,由轟烈趨於平淡,她很懂得什麼時候要演,什麼時候不演,和男主角Ryan Gosling 有很好的默契,令情感都在平靜的場口中滲出來,反而最後在醫務所激烈吵鬧的一幕最失色。可能我有太多主觀情緒,這是部令人隱隱作痛的電影,我會因此記得Michelle Williams的每一個神情,而它的痛不需像Rabbit Hole靠死亡而存在,或許我更喜歡這份無力感吧。

我的選擇:Michelle Williams in “Blue Valentine

預料勝出:Natalie Portman in “Black Swan

—–

介紹一部有趣的舊片 For Your Consideration (問鼎奧斯卡)講述兩位過氣男女明星,參演一部低成本的猶太家庭倫理片,拍攝期間網上有閒言女主角值得獲取奧斯卡提名,經傳媒炒作,影片還未拍峻便惹來很大注目,一眾主角紛紛被吹捧有機會提名,惟獨年青男演員沒人問津,感到倖倖然,反而最後在睡夢中收到獲提名的電話。那些事先張揚的全數落空,奧斯卡評審就是如此獨具慧眼!

過氣女演員惟有自嘲,沒被提名便不需承受五份之四的落敗打擊。過氣男星更豁達,繼續去做廣告諧星,問鼎奧斯卡?就當發了一場夢吧。

——


可以攜帶 / 可以放下的重量

可以攜帶 / 可以放下 的重量



(一) 可以攜帶的重量

……which is fine, actually.


《 心靈觸洞 》(Rabbit Hole ) 的完整劇本PDF,改編自同名舞台劇

http://www.lionsgateawards.com/docs/rabbithole_script.pdf

當中令人神傷的一段。(P.81 – BECCA是Nicole Kidman, NAT是演她母親的Dianne Wiest)

(Becca and Nat carry the milk crates of Danny’s stuff down to the basement, and put them in the corner with a few other

things Becca has put aside.)

(Becca stands there, taking it in. Danny’s been reduced to a small corner of stuff in the basement. She lets out a

breath, then turns to her mother.)

BECCA

Does it ever go away?

NAT

What.

BECCA

This feeling.

(They lock eyes. Nat can see she actually wants an answer. Maybe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NAT

No. I don’t think it does. Not for me it hasn’t. And that’s goin’ on eleven years.

(beat)

It changes though.

BECCA

How?

NAT

I don’t know.  The weight of it, I guess.  At some point it becomes bearable.  It turns into something you can crawl out from under, and carry around – like a brick in your pocket.  And you forget it every once in a while,  but then you reach in for whatever reason and there it is: “Oh right. That.”  Which can be awful. But not all the time. Sometimes it’s kinda…  Not that you like it exactly, but it’s what you have instead of your son, so you don’t wanna let go of it either.  So you carry it around.  And it doesn’t go away, which is…

BECCA

What.

NAT

Fine…actually.

—–

Rabbit Hole “Brick” clip

我們得承認有些傷痛是永遠放不低 (像Rabbit Hole 中 Becca 的喪子之痛),只能改變它的重量和携帶方式,讓它安放在心頭一處適合的位置,還得相信,在平行宇宙裡,這邊廂的你傷心,代表另一邊有一個你快樂地活著 — 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

——

(二)  可以放下的重量

那場戲也令我想起《美麗末日》 ( Biutiful ),導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的電影向來對生死命運有獨特的感悟,閃耀人性光輝,《美麗末日》以巴塞隆拿暗黑面作背景,是中國及非洲移民的悲歌。能夠聽到死者心聲的 Uxbal (Javier Bardem飾演,極精湛的演出 !) 有一顆好心腸,可惜命途多桀,身體被病魔折騰,他到處奔波,想安頓好兒女,同時也想盡綿力,為飄洋過海的黑市勞工爭取生存空間及生活尊嚴,可擔子太重,重於生命。可惜他的好心,沒有令世界繳得美好些,慨嘆在貧窮面前,大家都命賤。

” You and I know the dead suffer if they leave debts behind .” — 他的朋友 (同樣擁有通靈能力) 給他兩塊象徵生命的黑色石頭,告訴他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將重量放下,回去。

虛無縹緲間,Uxbal 在某個下雪天,於森林重遇印象模糊的父親–他年青少因逃避政治逼害而離開西班牙,死後屍體才能歸家。

有一種寧靜叫死亡,有一種死亡叫回家。

—–

Rabbit Hole trailer

Biutiful trai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