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的前言

這篇文章並未整篇發表過,但卻是由發表過的文章組合而成。

兩年前(2011年),我重返校園,有一科必修科「寫作」,在老師的准許下,我將以往的文章編輯成一篇長文,當作習作繳交,老師也慷慨地給了我一個 “A”,謝謝她。

2013年,我畢業了。

七城

—–

《這部電影太長》

前言

回想一年前,總編輯告訴我:You are free to go. (你可以離開了),我便失去了一份工作 — 離開工作了五年的公司,但我強烈感到,我即將告別工作了20年的新聞界。

離開後的第一個月,閒賦在家,肆意地看電影,然後發覺沒有工作的日子,身體開始出了點小毛病,做了個身體檢查,卻沒想像中那麼差。

電影的世界,仍然最能夠掀動我的情緒,「天亮前看一、兩部電影,這便是我的近況。」我在facebook上如此告訴朋友 。 上午去睡覺,睡到下午自然醒來,感覺很奇特,像經歷另外一個人的人生。

我想告訴關心我的家人及朋友:我會好過來的,只是節奏有點緩慢。可以容許我有一段較長的哀悼期嗎?


 

﹙一﹚

水上迴光

 

 

 2003年的時候,寫過以下的文字,生活是趟無奈的迴旋:

一周內出席各類型的典禮,日間出席了兩個朋友的結婚典禮,然後在晚上趕赴朋友的喪禮,回家後又收到遠方朋友的電郵,附上剛於兩天前出生的嬰兒照片,我匆匆地寫了一段祝賀的電郵,關掉電腦,已是凌晨時份,心情很複雜,既不喜亦不愁。

生命無常,有人靜靜地離開;有人悄悄來到這個世界;有人忙於改變自己,迎合未來的新生活;有人忽然面臨巨變,霎時茫然不知所以。

看溫雲達斯(Wim Wenders)的《水上迴光》(Lightning Over Water時特別難過,影片屬半紀錄片,故事發生在1979年,德國導演雲達斯原計劃和美國導演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合作拍一部戲(Ray 曾經執導占士甸的成名作《阿飛正傳/ Rebel Without a Cause》),但當時 Ray已身患癌症。當雲達斯到達美國後,發覺 Ray的病情惡化,情況並不樂觀,但 Ray仍是一派樂天,談笑風生,仍維持每天抽數包香煙及喝酒的習慣,身邊的朋友皆知他時日無多。於是雲達斯改變計劃,決定拍攝一齣關於 Ray的紀錄片和他的最後歲月,在片中雲達斯既是導演亦是演員,就從他扺達美國遇見 Ray開始拍,兩人不斷談及電影及生命等話題,可見Ray對生命的從容及豁達。

我開始過失業的日子,沒有吸煙及喝酒的習慣,解悶的方法便是不停看DVD,一套接一套,看過不少傷感的電影,偷偷在家中哭,令我最傷心的是《兩顆絕望的心》(Leaving Les Vagas,講電影編劇因才思枯竭,失去創作能力,加上婚姻失敗,遭公司解僱後,決意到賭城買醉,一心喝酒喝至死方休。及後遇上一名妓女,兩人在生命中最絕望的時候遇上,發展了一段愛情。女人愛他的方法不是勸他戒酒重新振作,而是珍惜短暫的日子,讓他繼續喝下去,直至生命彌留,死在她懷抱之內,傷痛才得以撫平。其中一幕她送了一個小酒瓶給他,他感動了,覺得那才是偉大的愛,因為她了解他的痛苦,讓他繼續喝下去反而是種釋放。

最近發現身體越來越多毛病,奉醫生勸喻作了個全身檢查,眼看針刺進血管裡,抽出自己的鮮血,那種紅紅的顏色看來像藏在地窖多年的紅酒,很想舔一口,嚐嚐是甚麼味道。

《水上迴光》(Lightning Over Water

LIGHTNING OVER WATER

《兩顆絕望的心》(Leaving Les Vagas

Leaving Les Vagas

(二)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

 

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離開工作了五年的地方,意識到這次會是徹徹底底地離開幹了二十多年的新聞界,昨天將公司給我的一張支票存入銀行。想到了《兩顆絕望的心》( Leaving Las Vagas )的一幕:江郎才盡的失意編劇Ben( Nicolas Cage飾演),被老闆Bill無奈地辭退,他看了公司給他的支票上的銀碼,感激地說了句「你太慷慨了。」( This is too generous, Bill.)

這部電影十多年來一直在腦海揮之不去,雖然我沒有想過尋死,但這幾年的生活,像沉到了人生的谷底,過得不快樂,我需要休息一段長時間,調整步伐。

我那張支票上的一個數字( 並不是一個慷慨的數字),將會決定我目前的休息狀態能維持多久,年過四十,才開始在另一個領域發展,我知道路一定不好走。在舊公司的五年,我發覺自己的臉目愈來愈模糊,變成很陌生的一個人,每一次妥協,每一次委曲求全,身體好像脫落了一根肢體,我想,是時候檢拾自己的殘肢。

剛踏足社會打工時,很喜歡台灣創作人李壽全的一首歌《看不見自己的時候》,來自他的《8又二份之一》專輯( 當然後來知道是借用費里尼一部電影的名字),歌是這樣唱的:

總在早晨不太快樂的清醒 / 總是睡前需要一點點的酒精 / 情緒萬種 /為何只剩下一種痛 / 忘了曾經有過的感動 / 忘了伴我孤獨的初衷 / 劃根火柴,在你看不見自己的時候 / 點支香菸 / 看它能支持多久的寂寞/ 沏一壺茶 /在被遺忘的人生角落 / 餘味總是冰冷苦澀 / 品嚐世事的起起落落

肆意地睡了接近二十個小時,因為不用上班,所以感覺良好,只是醒來時四肢有點痛,發了奇怪的夢,夢中發生交通意外受了傷,被送到急診室的分流處,等待治療 — 不用解夢都曉得,是受了前幾天看的電影影響,片名叫Triage,正是醫院分流處理病人之意思,講述 Colin Farrell 飾演的戰地攝影記者在戰區採訪時受到的嚴重心理創傷,使他難以振作。兩年前我到四川採訪地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告別無聲,我看見了心中的恐懼……更令我明白是時候離開新聞前線,找一處雙腳不會顫抖的地方站起來,好好活下去。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

(三)

慢慢便明白

 

 

 

小時候,是個「問題少年」,常常問父母為甚麼,甚麼也愛問,父母總愛說:你大嗰仔就會明白(長大了你便會明白)。

中學時,和老師辯論孔子《論語》說「五十而學易」的意思,我們都執著「五十」是否一個實數?當年為此和幾位同學一齊讀《易經》,看看是否廿歲的人就讀不明白,記得老師拿我們沒法子,搖搖頭說:「大嗰啲就知點解。(長大了你便會明白)」

究竟多大才算大?當時便有這個疑問。

到了踏足社會工作,常埋怨上司無能,在老細面前唯唯諾諾,沒有為下屬據理力爭,上司軟綿綿地對我說:「年青人,第日你做人阿頭你就明白!(他日你當別人的上司時自會明白)」

又過了很多年,我當了中層管理階級,一位年青下屬怒氣沖沖罵我:為什麼你那麼軟弱?我當時很想對他說,「你大嗰啲就會明白」,但我沒有說出口。

最近家裡水管漏水,滲到樓下單位的天花版,遭人索償,惟有急忙維修,於牆角發現一堆我寫的詩手稿,時間是1995年,應該在某報館當夜班,當中有一句:

「乾掉這一杯你便會明白,明白派對已到尾聲。」

當我家的水滲到樓下單位的天花版之際,我應該在看影碟,看的是小津安二郎的早期作品(1932年)《我出生了,但……》,透過孩子的眼睛,看成年人世界的虛偽,兒子目睹父親為了奉承,甘心在老闆面前扮小丑,感到很委屈及憤怒,回到家中,父親對兒子說,將來你便會明白。小津輕描淡寫,以和為貴,一家人又快快樂樂生活。

我出生了但

—–

(四)

相信感覺‧相信簡單

這夜,位於石硤尾的工作室特別寧靜,同伴都離開了,剩我一個人,這裡是由工廠大廈改建而成,玻璃窗外是公共屋邨的建築地盤,日間,有八層樓高的吊臂擺動時,會很貼近窗口,有時會幻想巨大的吊鈎會像動作片破窗而入,屋內的人慌忙逃避。

隨著腸胃內的垃圾食品消化殆盡,肚裡空空蕩蕩,令感覺特別澄明。玻璃窗反照自己胖胖的容顏,竟有點像《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的熊貓阿寶,他打開神龍卷軸時,發現沒有絕世秘笈,只看見自己的倒影。

Facebook上正流傳一張我中學四年級時參加運動會拍的照,瘦削的身型,俊俏的外表,當時瘋狂熱愛跑步及踢足球,相信自己能夠當馬拉松選手或職業足球員。

早前和大學同學聚會,畢業11年,大家都學非所用,亦早已不介意學非所用,好像只有我一人耿耿於懷,與朋友合組工作室,或多或少是希望能重燃藝術創作之火。

同學間的談話不知怎的扯到了「中年危機」這課題,我們同意那是一種否定自己的狀態,對過去引以為傲的東西,現在都不相信,或者嗤之以鼻,特別是那些虛無縹緲的,如曾經覺得自己有個性及氣質,現在覺得擁有一些財富實際得多。

我愈來愈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我只是一頭餓了便想吃的熊貓,沒法相信自己是能對抗敵人,帶來和平的「神龍武士」。Master 烏龜一直堅信熊貓就是「神龍武士」,他說這世界沒有意外( There are no accident ),桃花樹的種子終究只會長出桃花樹,不會因主觀意願而變成其他桔子或蘋果樹。 Master 烏龜在羽化成仙,隨花瓣而去前仍叮囑鼬鼠(是鼬鼠吧?)師傅要相信。

原來只要相信便看見。

師傅明白讓熊貓做回自己,隨個性而為,便是最強的,不必學習絕世武功,像熊貓爸爸平叔(為何會是一頭鴨?)泡製美味的湯麵亦沒有任何秘方,人總會順著自己的方法,找到該走的路,笨拙的熊貓用笨拙的方法擊退敵人,也從笨拙中領悟(而不是學習)驚世的「彈指神功」,為小村帶來和平,也令師傅能感受心境的平和。

一直以《功夫熊貓》安慰自己,眼前的迷惘,可能正在引領一條新的道路。大家可能錯過在字幕升完後還有一幕:師傅與熊貓在桃花樹下吃包子,當初師傅意氣用事埋下的種子,正在茁壯地生長。最近我反覆地在哼孫燕姿的一首舊歌《相信》,歌詞說:「我曾經看見困難 / 變得膽小 / 不夠勇敢 / 但還是要相信 / 相信感覺 / 相信簡單 」

我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Kung Fu Panda movie image

—–

(五)

散心

 

 

 

《再單身遊記》( Eat Pray Love ) 時,不停地流淚,一個身處自我迷失期的中年男人,實在不應該看一個有錢女人尋找自我的故事。

關鍵是:茱莉亞羅拔絲飾演的Liz有錢,可以花一年時間浪遊意大利,印度及印尼峇里,還有錢可捐比人起屋。而我是窮鬼,沒有積蓄,決定暫時不工作後,靠僅餘的糧餉度日,準備長期作戰的話,每花一分一毫都要細心思量,剛拒絕了電訊公司為我預留的一具五千多元的新型號智能手機。

Liz打開一個箱子,內裡裝著年青時搜集的東西,包括想去旅遊的地方,及想體驗的生活方式,她毅然辭別丈夫及情人,單身踏上尋找自我之旅程。

旅程第一站:到意大利品嚐美食,別提纖體,鯨吞意粉和Pizza;學習說異國語言,逗留四個月。第二站到印度靜修,驅走心猿意馬,令雜亂的心重歸平靜,才可看清楚自己的心,逗留幾個月。最後一站往印尼峇里,探訪心靈大師,替他抄錄經文,尋找生命的協調,認清自己,建立信心,重新上路。

其實我也需要散散心,到處走走,奈何沒錢,只能在屋苑範圍逛逛,像那些公公婆婆。

我也展開廉價版心靈之旅。第一站:樓下的超級市場,以往每次進超市,都是匆忙地購買相同的貨品,現在可以慢慢挑選一些以前沒想過買的食物,回家烹調,那怕只是一個方便麵;第二站在被窩內靜修,睡到自然醒來,可以整天不說一句話,或只在facebook,twitter寫字。最後一站尋找心靈協調,最好的方法是投注馬會足智彩,場場買「和」,以和為貴,或者只買「入球大細」,不必執著誰勝誰負。吃有五包醬料的印尼撈麵,便當見過峇里島大師。

《再單身遊記》( Eat Pray Love )

eat pray love 001

(六)

人間好時節

 

 

 

《一年未緣》( Another Year )之前,經歷了以下事情。

失業的我,下午出門,為一份洽談得差不多兼職的工作,提供一些學歷證明以供審核。下午三時,到達約見的地點,和負責人寒暄,他說:「葉先生,這麼巧,我們是同月同日生的。」然後我們談了些獅子座性格特點,我說,和我們同一天生日的還有孫燕姿和奧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

然後,另一位負責人來到,我拿出證書 – 雖然我有2個大學學位及23年工作經驗,但這次前來,主要是出示1985年的中學會考證書,全因為依照程序,申請表這一欄目,我那張證書已經不知失落何方,但為了對方一句「不必介意,其實很多人都『滿江紅』的。」我花了五天來找。

我不但沒有滿江紅,而且成績不錯。還有,1985年是我美好的一年,那年自修考試,白天打工,認識了V,談戀愛,V在暑假過後便到外國升讀大學,還約定我會去報讀她那所大學,一起讀書,一起生活。當然,事情沒有發生,放榜後,我因為無錢留學,決定留港升學,和V分隔兩地,感情無疾而終。

下午四時,在茶餐廳遇見近10年沒聯絡的朋友L,原來她住在附近,今天正好要搬走,約好了搬屋的貨車,她問我可否幫他搬屋,說只有簡單的物件,我見距離晚上看電影還有數小時,便答應了。結果,我和貨車司機強哥,合力搬了四個多小時,期間發覺L心神恍惚,沒有預備,一切急就章,搬到友人的小房間暫住,那裡根本放不下她的物件。我不敢問L這些年來生活出了什麼變化,覺得不太像我以前認識的她,只知她是個很虔誠的教徒,她說了很多次感謝主的安排,遇到了我,幫了她一把。

我沒有告訴強哥,於農曆新年在朋友家中聚賭,猛力搖動「魚蝦蟹」骰盅時,弄傷了手臂至今未癒,不適合搬動重的東西,剛才應該觸傷了舊患,晚上九時半,帶著痛楚和疲倦來到戲院,看我敬重的導演邁克‧李( Mike Leigh)近作《一年未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認為好的導演,但令我「敬重」的只得幾個,邁克‧李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能開解我,教曉我許多做人的哲理。 《一年未緣》簡單得很,輕如無物,講述快樂老夫妻Tom與Gerri一年間,到訪的朋友的故事,彼此的高興和憂戚,都在共聚時分享。Tom與Gerri的家,就像電影海報中的大樹,護蔭著親友,大家可齊集樹下,分享生活中的悲喜,同時這些生活體驗也是滋養大樹的養分。即使是孤僻的Ronnie,神經質的Mary,只要能在樹下稍歇,今年過得不好,也許 next year 是個好年頭呢!人間有情,總會抵住窗外風雪。

告別了全職工作生涯,我原本有些計畫,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人生。可惜事與願違,最近收到一個壞消息,可能要放棄之前所想的一切,為了錢,為了生活,盡快回到勞動崗位。我不想抱怨際遇,看過《Another Year》,深明人生總是悲喜交纏,日子還是要過。宋朝無門慧開禪師寫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對安身立命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示,四季的更替,如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生活總是有點憂愁,有點歡喜,懂得無常,才是人間好時節。

《一年未緣》( Another Year )

another year hk

(七)

借‧還

 

 

朋友談起宮崎駿監製的動畫《借東西的小矮人 亞莉亞蒂》。 第一個問題是:究竟是「借」,還是「偷」?

我說,借,是要還的;偷,你可能不知道,或者過了很久才知道,或者一世都不知道:因為那些是你不需要的東西。

朋友問:那些小矮人顯然不會歸還借了的東西。

我說:一張紙巾一顆方糖,對你很重要嗎?

借,是不想據為己有,希望有天會奉還,以任何形式。

有一首歌這樣唱:「和你借一元兩個仙,如今只償還你掛念。」

我很欣賞宮崎駿的世界觀,從微小處看世界,換了角度,一切變得不一樣。對亞莉亞蒂一家而言,日常生活就是一場冒險,攀山涉水去借生活所需,還要提防被人類發現,因為身軀大的動物,都愛隨意消滅細小的東西。

但小矮人們很享受家庭的幸福,知足常樂,可能因為微小,需要的不多。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停地想起一件童年往事。

那年,我還是小學生,和媽媽往何文田探望伯父後,我們追趕一輛回家的17路巴士,奔跑之際,我口袋裡的兩元零用錢掉了出來,眼看那硬幣正滾向溝渠邊,我嚷著要去拾,媽媽卻使勁地把我拉上車,我在巴士上大哭,經歷了人生最失意的時刻,最後媽媽拿我沒法子,只好給我兩元作補償。

我不趕時間,我只要回我的兩塊錢。對媽媽來說,當然是趕上車要緊,兩元是小數目!

原來,我一直記著這兩元。我借了兩元給溝渠,媽媽還給我一份愛作補償,她最近常打電話給我,總是關心我找到工作沒,我的聲線常給人一種很慵懶很疲倦的感覺,媽媽聽了後,叮囑幾句便掛上了。

我已經四十多歲,還要她憂心;她借我兩元,我卻送她大半生憂慮,說來慚愧。

告別朋友,我去赴中學同學的聚會,一群中年人興高采烈地吃火鍋,一塊塊肥牛肉往鍋裡灼,三杯下肚,大聲說著豪情壯語,有人說要去夜總會,有人說要過澳門豪賭,有人提議打通宵麻將……席間總會聽到熱烈的回應,「去咪去囉,怕你呀!」「唔去正契弟!」「唔打36圈你唔好返屋企!輸咗咪上訴呀!」然而飯局完了,轉了個街角,便各自回家,我早已習慣這情況,他要回家陪太太看電視,他要接上完補習班的女兒,他要回家餵奶……之前說的餘興節目,不是我們這個年紀要做的,那些年青時的荒唐,都是借回來的,現在要還,還給歲月。

我回家,把DVD播著,一齣節奏明快的特技動作片,不消15分鐘,我便倒在沙發上睡了,年青時用了很多該睡眠的時間來看電影,現在奉還。太太也許習慣了我這狀態,不會打擾,她會替我關上電源,寒冷時替我蓋上被子。

另一首歌這樣唱:「借了的青春未還。」

我們都是小矮人,借了世界很多東西,很快到了要歸還的時候;有些則是我借了出去的熱情,現在歲月償還給我一份幸福。

 

 《借東西的小矮人 亞莉亞蒂》

借東西的小矮人

(八)

天使曾經來過

 

電影《天網逆緣》( The Adjustment Bureau )中,有一群穿西裝的神秘人,掌握著每個人的命運,他們手上有一本書,顯示人的命運流程,他們的任務,是確保人依照書上的規劃度過人生,避免有意料不到的緣份,改寫當事人的一生。

英文片名是指電影中神秘的「命運規劃局」,男主角David 按照「命書」的安排,會仕途享通,飛黃騰達 — 只要他沒有和 Elise 遇上,那幫來自「命運規劃局」的局員,其中一項任務是確保兩人不會遇上,他們有神奇的力量,會製造生活中的小漣漪,利用漣漪效應,影響一些將會發生的「緣份」,例如當David出門時,「打翻了手中咖啡」,要折返家中更換襯衣,因此錯過了0830開出的公車,沒法碰到車上的Elise。

局員微調當事人的命運,生命中原來並沒有所謂的「意外」,一切事出有因。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因為一名局員的疏忽,沒有打翻David那杯咖啡,令David 與Elise在公車上遇上了,一旦遇上,漣漪愈蕩愈大,無論局方怎樣阻撓,他們總排除萬難,在茫茫的紐約市相遇相戀。

命運規劃局的人無奈地「現身」,向David曉以大義,說他與Elise的結合,對雙方都沒有好處,David冷然問眼前這幫人是否「天使」? 局方回答「也有這種稱呼」。而規劃人類命運的總指揮,是規劃局的「主席」,擁有無上權威。

《天網逆緣》故事的意念來自三十年代出生,已故的老牌科幻小說作家Philip K. Dick,片中的天使沒有翅膀,卻有一種開啟「隨意門」的能力,他們透過門戶,穿梭空間,游走於紐約大街小巷;如果逆向轉動門的把手,便會抵達命運規劃局的辦事處。

經常聽到的一句名言:「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定幫你開啟另一扇窗」。電影中的「主席」暗喻上帝,而他的局員則不斷在人間開門穿梭。

當我們遇上挫折,以為所有門都緊閉,徬徨無助之時,其實天使曾經來過,他暗中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回望我過去失意的時候,以為一切路都不通 — 如果老是留在暗角嘆息,也將錯過天使的身影,他未必長著一雙翅膀,他可能是一位老朋友,或是剛認識的人,甚至他就是給我飽吃苦頭的人,他關上了我的門,是為了逼我找尋那扇窗,有時將自己逼入絕路也是件好事,要有釜底抽薪的勇氣,更會在意光之所在。

《天網逆緣》( The Adjustment Bureau )

adjustment_bureau the

(九)

我失去的

 

 

 

看完《來佬奇緣》(Larry Crowne),心情輕鬆了不少,這部電影很適合我在這人生階段看。男主角Larry Crowne (湯漢斯飾演),是個盡忠職守的大型超市員工,多次得「最佳員工」獎,一天噩耗傳來,公司「架構重組」,Larry沒有大學學位,管理層看不見他的晉升前途,故炒他魷魚,但不影響他八次當選最佳員工的榮譽 –  Larry是公司的最佳員工,同時也是最不需要的員工,列在裁員名單首位。

Larry感慨地說,自中學畢業後,他便在海軍服役了二十年,哪來時間讀大學? 管理層說:「感謝你對國家的付出 !」

去年九月,我辭別工作了五年的公司,一心揮別這工作超過二十年的傳媒行業。十多年前當我仍是充滿工作熱誠及活力時,獲得過行內一些獎項嘉許,更當上部門的頭兒 –  一個上下受壓的中層管理人員,經歷過許多「架構重組」及「優化管理」,連番在職場打滾,最後落戶前公司,開首的一兩年是蜜月期,然後熱情慢慢消逝,像行屍走肉過生活。

某天,老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是公司最不需要的員工。」這句話像一根刺刺在心上,也是一記重重的耳光,我想出走,但顧慮太多,開支更多,結論是:我需要一份工作,即使是不開心的工作。

Larry被辭退後,坐在偌大的客廳中 — 那是他離婚後,向銀行借貸,贖回前妻一半業權的房子。他數度求職不果,也開始明白管理層的批評,於是他報讀社區大學,希望取得學位,一邊在朋友的餐廳兼職,認識了很多有趣的同學及老師。受了經濟學的日本教授影響,他認清什麼才是自己真正的「資產」,放棄了資不抵債的房子,減輕支出。Larry從失業的過程中,領悟工作及終身學習的意義,放下​你自以為重要的「資產」,找尋讓自己快樂的生活之道,樂觀便無所​懼。

去年,工作上遇到突發狀況,最終我拿了一筆錢,離開了公司,正式失業,尋找人生下半場,起初只有徬徨,我沒有積極尋找傳媒工作,反而以前工餘看電影,為雜誌社撰寫電影專欄文章,慢慢變成了我的全職工作,我拿著失業時獎勵自己的平板電腦,在茶餐廳在公園在商場努力地寫,感覺輕鬆自在,我計算我失去的和剩下的,兩者的重量正在改變中,我以為不能捨棄的「一份工」,原來輕如鴻毛。

《來佬奇緣》(Larry Crowne)

Larry Crowne hk

(十)

生活冷笑話

看了《特務戇 J之救國大業》(Johnny English Reborn。以前不太喜歡路雲艾堅遜 ( Rowan Atkinson ) ,特別是他那家喻戶曉的「戇豆先生」( Mr. Bean ) 形象,覺得他太誇張和硬滑稽,笑料有時太「冷」了。

當我年齡漸長,接觸更多生命中的冷笑話時,才覺得戇豆 / 艾堅遜先生 太可愛了。

看《特務戇 J》前,在醫院躺了2天,因為心痛。過去這一年,沒有全職工作,優閒時間多了,生活節奏慢了,反而生病。 醫生建議我入院做心臟血管電腦掃瞄,檢查前需從血管注射顯影液,護士說會有些熱烘感覺,果然有股暖流走遍全身,一直流向肛門。以往我從事攝影工作,在暗室內為無數照片顯影過,想不到自己也有被顯影的一天。

同房的大學生,住院已經十多天,在中秋節晚上玩火時燒傷了腿。院牧正不斷游說他信主耶穌,他沒有理會我,看不出我是迷途小羔羊。

付了萬多元,拿著印有我心臟的照片出院,醫生說沒有大礙,只是有太多心事堆積,宜找人傾訴。

聽了一節關於香港文化的課,然後去看《戇 J》,覺得路雲艾堅遜太棒了,很喜歡這個Johnny English 形象,不刻意誇張,經常裝酷,但實在是一名很笨的特務,加上那些無厘頭的間諜武器,完全在顛覆007鐵金剛電影。

電影散場後和朋友宵夜,經醫生警戒後,不敢大吃大喝。想起進醫院前兩天和舊同事在菜館吃片皮鴨、炸豬手及烤羊肉,好像行刑前的最後晚餐。

不知為什麼,中年朋友聚會,總是會聊到健康話題,大家都在鬥病歷,好像病痛愈多便愈威風!最近我們都愛談論姜大衛賣的「XX頤安保」長者人壽保險廣告,「幾鋒利嘅刀都有生鏽時候」、「不論病歷,不限年齡,不必驗身」、「唔想人生最後一件事成為兒女負累」、「兩公婆一齊買仲有8折」……一句接一句的廣告用語,將「死亡」包裝成輕鬆不過的事情。

有點涼意。是因為步入深秋吧 ! 回家,臨睡前要服一堆藥物:降血壓的、降血脂的、降膽固醇的及降尿酸的……又想起兩位電視明星米雪和苗僑偉賣的藥物廣告:「有XXX,藥箱都變首飾箱啦 !」– 我認為是本世紀最涼薄的廣告用語。

《特務戇 J之救國大業》(Johnny English Reborn)

Johnny English Reborn

(十一)

問父親

《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 深深地打動我,不僅是電影試圖探索本源,提出對生命及存在,本性及恩典等直指人心的命題,而是很簡單地 — 對「父親」的思憶。

畢彼特飾演的父親Mr. O’Brien,是演技的一大考驗,要從零碎的生活片段,拼湊出一位嚴父的形象,影片主要從大兒子Jack的角度,來看這位為家庭生計奔波的男人,O’Brien在家中是有無上權威,兒子對他必恭必敬,對Jack的要求嚴苛,也令他慢慢發展憎恨父親的反叛性格,反而慈祥的母親永遠是他心靈的避風港。

電影尾聲時,強悍的O’Brien,首次出現軟弱的一面,他慨嘆半生營役,盡忠職守,最後發現徒勞無功,面臨失業,但是縱使失意,兒子仍然是他畢生最驕傲的成說,他以他們為榮。

最近有一廣告說:愛,是一種重量,一出生便有。父母對兒女的愛,只會愈來愈重。

我感慨人到中年,原來對父親的認識是那麼淺,不知道他年青時經歷了什麼,吃過什麼苦頭?不知道他為何要生四個小孩,對我們又有過什麼寄望? 父親今年80多歲,健康日差,在我印象中,他在家中很少發言,沉默寡言。

散場後,我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閒逛,一邊細想父親生活上的點點滴滴:50年代他們三兄弟從大陸偷渡來香港,只是十來歲的小伙子,從此落地生根。

他在20多歲的時候結婚及生孩子,他是怎樣和母親計劃未來的呢? 他是個職業司機,他的駕駛執照顯示,他可以駕駛幾乎所有類型的車輛,駕車是他的興趣嗎?從家庭舊照中看過他駕駛著Mini Cooper,那是他的dream car 嗎? 我知道他當過九巴9號線的司機,兒時和他坐巴士,他好像和所有司機都很熟絡,從來不用付車資。但他退休後,卻沒有續領駕駛執照,是對駕駛生厭了嗎? 像我當了20多年攝影記者後才毅然放棄,也是同樣的心境嗎 ?

為何他到了40歲時,會突然有興趣養雀,還要是一隻黑色的小鳥? 為何他突然愛談政治,為何那麼痛恨民主黨? 年青時他訂閱《人民畫報》,喜歡聽鄭錦昌,偶爾聽一些「紅歌」,我小時候不懂普通話,卻會唱東方紅。小時候,父親假日時常帶我探訪兩位伯父,這10年間,伯父們相繼去世,三兄弟就只剩父親一個,他會感到孤單嗎 ?

回想自己步入40歲時,已經決定不要小孩,因為沒信心為他們提供美好的將來,不想兒女來到世界捱苦,父親從來沒干涉我這個決定,也沒有和我說養兒育女的苦樂。現在我慢慢察覺我放棄當父親的機會,是一種自私的想法,只不過我自以為是成熟的想法罷了。

早前的父親節,我致電母親(父親在家是從不接電話的),想請父親外出吃頓飯,但被他婉拒了,多年來我們都沒有慶祝父親節的「傳統」,父親是個從不多作解釋的人,我也習慣不追問,只是那天看完《生命樹》後,在麥當勞吃東西時,想起我兒時第一次吃巨無霸,是因為父親在街拾到一張免費的換領卡,他把巨無霸帶回家,切成4份,讓我們和哥哥一同分享,他只在旁觀看,當時他的心在想什麼呢 ?

最近,和母親通電話,她說父親知道我失業,不想我花無謂的錢,才婉拒我父親節吃飯的提議。掛上電話後,我不停地哭,哭得要找個角落停下來,平靜一下思緒:原來父親一直就是用這種「不關懷」的方式來關心兒女……對於父親的一切,我有更多疑問,想去了解,雖然遲了幾十年,但未為晚。也想對朋友說,珍惜和父母共處的時光,快找個機會,問問和聆聽他們的故事。

《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

tree of life, hk  the

(十二)

後記:

開學

 

 

 

 

今年我又在校園裡混,決定利用失業的悠長假期重投校園,報讀了電影系的碩士課程,其實還沒有周詳的計劃 – 例如金錢的問題,只咬緊牙關豁出去,在40多歲時奮力去完成年輕時未有機會完成的事,我相信踏出了困難的第一步後,生命自會引路。

 

開學的日子。對新學年總會有期盼,尤其是步入另一階段,例如升讀大學,或從小學雞變成中學生,大家都期望新環境帶來新的體驗。

我錯過了該諗大學的年紀,高中畢業後已經投身社會,工作了數年,發覺辦公室是處消磨心智,蠶食熱誠的地方,23歲的時候決定報讀理工大學的攝影系。

那時候白天上課,晚上工作,我對大學生活有無限憧憬,心想我會遇到怎麼樣的良師,因而改變我一生?記得開學的前夕,我剛完成夜班工作,回家已是凌晨三時,雖然我是見慣世面的成年人,但仍緊張得不能入睡,心想:再過六小時,我便正式成為大學生,是否應該配一副斯文的金絲眼鏡,將毛衣披在身上,兩隻衣袖交叉胸前,拿著幾本厚厚的參考書,靜靜地在樹下乘涼?

回想理工大學開課的第一天,為免遲到,我乘的士回校 (奠定了以後睡過頭,每天「打的」回校的基礎),車子堵塞在漆咸道,好不容易才走進校園,看著人潮從火車站行人天橋,及尖東方向湧入,驚嘆香港大學生真的很多!

班主任是位高高瘦瘦,走路時飄著,腳跟不貼地的高人——因為他說話總是很玄很虛,想不到往後幾年我和同學們都像在佛門一樣的環境下學習,修讀攝影像參禪,老師應該披件架裟上課才對。

當年我立志,他日若有機會執教攝影,我會將老師那種雲遊太虛的風格發揚光大,到時我會穿僧袍上課!後來我真的當了攝影老師,始終沒膽量穿架娑。更想不到近年有位攝影師做了我想做的事,他去得更盡:他真的出家做了和尚,但仍然努力維持外頭揾錢的攝影事業,他最近更高調提倡「攝影禪」,辦講座、展覽及開班授徒,透過拍攝性感漂亮的美女模特兒,參悟色即是空,然後在這物質輪迴的塵世,學懂「放下」凡心而不放下手中攝影器材,才達至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話題扯遠了,說回我的學校。我遇到很多很「勁」的老師,有一位外籍教授,想必是出色的催眠師,他說話時碎碎念,已分不清說的是什麼語言,像喃嚤般,加上他雙目凹陷,任何人定神看他五分鐘,必然進入夢鄉。

還有很多奇人異士,恕我不能盡錄,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經常身穿白袍的technican,他們很快吃完午飯,然後在飯堂靠近游泳池的長枱睡覺,睡姿是頭部仰天,擱在椅背上,午飯時間完結時自會緩緩地醒來,慢慢走回辦公室,遠看像一群喪屍,遺憾他們不屬於我就讀的學系,不然我定能領會箇中奧秘。

其實這篇文章的最初構思是寫 The Walking Dead 電視劇,故事講述城市被喪屍佔據了,僅存的人類正努力尋找安身立命之所。我在開課前一口氣看完那第一季的六集,然後拖著疲憊的身體上學,然而一點興奮情緒也沒有。想起當年理工大學首天課堂後,我立即飛奔往圖書館,查閱收藏的電影目錄,打算未來幾年都在此流連,瘋狂地欣賞以往沒機會看的經典電影……結果,直至畢業,我從沒在圖書館借閱過一張影碟。

The Walking Dead

the-walking-dead-dvd-2

寫在不是最後的最後

 

(十三)

沈佳宜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很好看,因為我們都曾經幼稚。九把刀美化了那些年輕時的遺憾,我們錯失了美好的東西,錯過了最好的時機,皆因我們幼稚。

看這部電影時,腦海中閃過很多人和事,而我明白我的遺憾,大概是在該成熟的時候仍然懷抱幼稚,卻在該幼稚的時候扮成熟,還幼稚地認為,成熟是高人一等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沈佳宜。

《那些年》中,九把刀只將愛情中最值得紀念的部份重現,女主角沈佳宜說,愛情最美麗的是在它曖昧的時候。那些互存好感,分開時的牽掛,激動時的爭吵,回想,都因為幼稚而變得美。電影柯景騰和沈佳宜美化了,因為如果兩人都有意,應該可以排除萬難,一直走下去的,九把刀將往後現實中的分歧和不完美都隱沒,輕輕帶過了,他讓沈佳宜說:「能被那麼多人喜歡,是件幸福的事情」,將這位可愛而且懂得感恩的女孩子永遠保鮮。

電影掀起了台灣觀眾人肉搜索現實中的沈佳宜,結果發現了一位任教國中的老師「沈佳儀」,從照片來看,氣質和女主角陳妍希很相似,但「巧合」的是,沈老師向學校請了假一年,據說是跟隨丈夫回內地。我佩服九把刀的坦誠,但有時誠實很容易傷害了別人,我們自以為浪漫的遺憾,可能是別人不願意提起的往事。

「我也很喜歡,當年喜歡你的我。」

從愛別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可愛的部份,而這部份,往往隨著歲月消失,長大後變得自以為是,面目可憎。我的「那些年」比九把刀的那些年,遲了很多,因為,那些年,我在唸男校,追女孩經驗少,直至升上預科,才開始遇到生命中的沈佳宜(眾數),可能因為性格愛胡思亂想,我很容易便愛上一個人,但都是不敢表白,把傾慕收藏,站在一旁守候,有時故意扮成熟來掩飾心中怯懦。記得十來歲剛出來打工時,沈佳宜終於肯讓我送她回家(之前一直迴避),那是和她共事的最後一天,原來她住在木屋區,以前感覺有點尷尬所以不告訴別人,我站在她門前,鼓起勇氣問:我可以再找妳嗎? 她笑了笑,說:那你打電話給我呀 !那明明是一個很明顯的暗示,我卻不知為什麼一直蹉跎,沒有撥動那號碼。之後手提電話流行,那號碼便成了我phone book 中的佔領了1 kb的記憶。

往後還有很多擦身而過的沈佳宜,但我沒有勇氣再寫下去,因為我在意太太的感受。我太太名字也有一個「宜」字,《那些年》也是我拉她陪我看的,我們結婚12年,相處融洽,主要是她對我的包容與忍讓,而我絕少在文章中提及她,原因是怕她介意,我經常回憶年青的事情,無非也像九把刀把一些遺憾浪漫化,令自己感覺很超然,其實正正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

有天,我無意撥弄太太的頭髮,發覺她鬢邊都花白 — 我們都老了,她每天默默地工作,已經疲憊不堪,回家還要照顧毫無生活規律,經常不睡覺的我,還要忍受我那些所謂的中年失落,默默支持我一些天真的計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讓我記起許多遺憾,但也令我看清散場時緊握著的手,太太便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沈佳宜,當我愈來愈討厭自己時,她卻永遠保存著年青時她喜歡的那個我,上天待我不薄,被愛,真的最幸福。

「沈佳宜,請讓我繼續喜歡妳 !」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陳妍希_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6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完)

這部電影太長》有27个想法

  1. 好感動丫…七城…你去出書啦!…another year真的那麼好看嗎?我也覺得adjustment bureau很有意思和喻意…是2010年最好看的!
    你要感恩丫…有太太同你一直同行…不要放棄!
    你近來weekly posted遲了…要準時post丫…等到我頸都長啦╮(╯▽╰)╭
    支持你……

    1. V. :
      謝謝!原來你會留意我出post 的時間:-D
      AV Magazine 轉雙周刊了,即是我寫文章的數目會減半,以後的更新速度可能更慢了。
      其實,《這部電影太長》只是將一些舊文章放在一起,想不到有這麽大的迴響,很意外呢!

  2. 我每個星期六就會睇架啦…所以你有無偷懶我是知道的…哈哈…
    一直都很欣賞感性的男仕…你的感性…你的真也讓我看見了自己…謝謝你帶給了我你的故事…
    別人出書都係將column整合而成嘛!這就變成了一個長篇故事了…多有意思…你可考慮多整合文章來post呢!

  3. 七城,加油,哪怕柳怕花明
    還有感謝你寫的電影文,不完全是影評卻很好看,我有不少電影是看過你寫才入戲院的。

    1. 謝謝。生活是場你編寫不了的戲劇,我知道在低潮中保持樂觀,慢慢鍛鍊自己,看電影及寫作都能讓我反思,有這個blog,這些文字,寶貴的讀者,我該感恩。

  4. always look at your blog, I like it!! never left any comment before, now just wanna say; keeping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thank you for your blog.

    1. 多謝 kin,很高興你寫了第一則留言,這篇文章是我2011年前後經歷的心境,今天我有新的看法,及新的難題。共勉。

  5. 很喜歡媽媽的兩元那一段。我小時候又想賭又不甘輸,一輸便哭了,媽媽或爸爸總是急不及待把我輸掉的10元8塊,以任何方法獎回給我,疼我疼得要命,只是為博我紅顏一笑。未來的20年,都是我努力博他們歡心的時候,實在太幸福。

  6. 很有同感的一段文,碰巧三月公司遣散自己,亦令我面對類似情況,亦令我要作出一尐決擇;現正進行中,希望一切會順利

    1. Mark : 不想朋友遭遇這種景況,不過既然遇上了,便順應際遇吧!多留意身邊的細節,可能會有新的啟示。共勉。

      1. 多謝關心,也沒有什麼大事;一路是個開朗的人,也是個自信的人,不過四十失業的確令我有很多新體會,例如年輕時有自信一定找到更好的職業,年屆四十才發覺,當你到某個位置,某個歲數,原來找工作不是那麼的容易,年輕點時和朋友說很多話,例如可能是你cv寫不好,面試技巧不好,心態不對等等,現在才知道不一定; 也令我作出一些決定例如和朋友開始一些小生意

        總體說,是一個經歷喇,好壞,是心境吧!

      2. 同意。中年轉業的確很困難和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讓環境逼你一把,可能更好。
        祝 柳暗花明又一村

  7. 守領…..點解感覺有點似你的情況,不過我係自願做個危機比自己.我相信我放棄一樣東西,另一樣東西會出現..一定不會差..至少我會嚮受這段.不用上班的日子..

      1. 大家努力,怎樣也好.享受生活……同你無乜幾何吹水,我不是健談的人….得閒出來飲茶啦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