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2011年的電影時刻

( 原刊 AV Magazine 06-01-2012)

人生音像城

11個2011年的電影時刻

回望2011年,這是很奇妙的一年。沒有全職的工作,一度心灰,以為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生活還有很多電影 — 喜歡,或不喜歡的也沒所謂,花了不少時間在電影院,只有不斷地看,才可讓自己不去想其他事情。無論生活有多糟糕,電影,永遠是我的好老師,它激盪我的情緒,使我感覺自己的存在。我選了2011年11部外語電影中11個令我深深感動的時刻,感謝電影工作者,讓我能藉他們的經驗來細味人生。

01. 《有人喜歡藍》( Blue Valentine)  2月份

(75分鐘, Dean 向Cindy 說:Let’s be a family. — 他不介意她懷有別人的孩子,奮不顧身組織一個家。) 這是我去年最喜歡,但看後很心痛的電影,它平實地道出一段維繫6年,感情由濃轉淡的婚姻生活,原來愛情這燃料會消耗掉,不夠走完生活的哩數。

02. 《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  7月份

( 116分鐘,辛勤半生的父親O’Brian 先生,面臨失業,他摟著兒子說:You’re all I have. You’re all I want to have.) 《生命樹》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從天地洪荒到人間愛恨都包括其中。父親和孩子 — 血脈相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03.  《危機解密》( Source Code )  4月份

( 82分鐘,灰飛煙滅前的一吻。) Colter 解救了恐襲危機後,仍然要求再重返火車廂,經歷多一次8分鐘的生命,只為了一份可以改變宿命的執著,要真正地和Christina愛一次,8分鐘就是永恆。

04. 《一夜誘情》( Last Night )   3月份

( 73分鐘,Joanna 與舊情人Alex相擁床上。) 只談情,沒有做愛的一個晚上,那些年錯過的愛戀,有些感覺,最好讓它永遠放在心中,安頓好了,然後回家。Dr. Dylan不是說:「過去的事是用來回味,不是逃避」嗎 ?

05. 《心靈觸洞》(Rabbit Hole )  3月份

( 69分鐘,Nat 對女兒Becca 說,悲傷可以轉化成可攜帶的重量。) 有些傷痛是永遠放不低 (像Becca 的喪子之痛),只能讓它安放在心頭一處適合的位置。

06. 《美麗末日》(Biutiful )  3月份

(片末,Uxbal 彌留之際,在某個雪天,於森林重遇印象模糊的父親。) 死亡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回家。

07. 《一年未緣》( Another Year )  3月份

(片末,Mary勉強湊合在朋友飯局中,斯人獨憔悴。)導演米克李看透世情之作,我在又一城看《 Another Year / 又一年》,又一城的英文不是 “Another Mall” , 而是 “Festival Walk”,走過季節交替的那一年,當中有節慶,有悼念,有人離我而去,生活還是要過。

08. 《情迷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  9月份

( Gil 與「古代」的Adriana漫步。) Gil沉醉在20年代的巴黎時空中,覺得那是最美好的年代,而20年代的Adriana嚮往19世紀的生活:懷舊是一種常態,董建華比唐英年/ 梁振英好, 我好老套說活在當下,為未來懷舊。

09. 《S8驚世檔案》( Super 8 )  6月份

( 104分鐘,超八短片《The Case》在片末出credits時登場。) 我覺得比正本戲更好看,肥仔導演常提著 “Production Value”,在於有否用心拍攝,有心便好會,有錢無心也可以很好看,但它只會是件製成品,不是你的「作品」。

10. 《天網逆緣》(The Adjustment Bureau )  3月份

( 17分鐘,「天使」打瞌睡,忘了打翻David手中咖啡,讓他在公車上重遇Elise。) 我們相知相遇,背後總有原因,有人稱他「緣份」;不相見,也不過是某些意外吧 ! 我會耐心等待「天使」打瞌睡。

11. 《晨早兜巴星》(Morning Glory )  3月份

(86分鐘,老行尊Mike Pomeroy憑經驗及人脈做了一則直播的獨家新聞,吐了一口烏氣。) 這是我對新聞界的憑弔 —  Mike贏得同僚掌聲,但熱鬧過後,最終還是「想通了」,服膺淺薄的節目風格,即場表現廚藝,娛樂觀眾。

—–

有空看看 :

2011 港片「動人」時刻

https://yip7x.wordpress.com/2011/12/26/2011-hkmovie-moments/

電影評論

(原刊 AV Magazine 16-09-2011 )

人生音像城

電影評論

常常覺得,寫電影評論是件很容易,但又可以很艱辛的工作。我明白自己的局限性,從來不敢以影評人自居,在香港的消閒刊物寫作,寫的都是偏重個人感覺的評論,即是個人感受,少從電影的文本來詳細分析。我從不介意文字優雅或粗鄙,只在意感情是否真摯。我投入看電影的生活,我尊重每一次觀影的經驗,無論眼前的是好片,或爛片,都能啟發一些思維。

對我來說,一部「好」的電影能提供官能上的享受,一部「很好」的電影會掀動情緒,讓我思考人生,一部「更好」的電影甚至能解答令我困惑的問題。但重點是,首先我要放開懷抱感受生活。早前看《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 )時,領教過很多不負責任的觀眾行為,很多年輕的觀眾,當發覺電影不符合他們預期時,便顯得不耐煩,開始交談,玩手機,收發短訊,甚至報以恥笑聲(以恐龍出現那段反應最強烈)。一部稍為意義隱晦的《生命樹》便反映了觀眾的醜陋,沒有基本的觀影禮貌,影響其他觀眾的情緒。

我瀏覽過一些可供觀眾留言及評分的網頁,《生命樹》的評分很低,不合格,留言評論也很兩極,有人很喜歡,但不及口誅筆伐的多,歸納眾多劣評,離不開批評電影「似Discovery Channel紀錄片」、「劇情鬆散,唔知講乜」,更多的人只憤然寫下一句粗口、或嚴正指責是「浪費時間及金錢」、「比一粒星都嫌多」,更有人急於証明自己是個觀影無數的人,以「在我看電影的X年中,呢部最差」,總括來說,我絕對感受到留言者的憤怒。

我不認為所有人都要讚賞《生命樹》,但這部電影是改變觀影習慣的好機會,就讓那浪費掉的六十元(何必介懷,將來政府會給你六千元),成為開啟心靈的鎖匙,冷靜想想:為何一部電影不能像Discovery Channel紀錄片? 為何一部電影的劇情不能鬆散? 《生命樹》令你怒不可遏,但憤怒另一說法是「掀動情緒」– 是好電影的條件之一,別讓憤怒掩蓋了心智,嘗試清空思想,將暴戾轉化成祥和。

很多有志寫評論而不知如何入手的年輕人,我建議他們先從演員的演出看起,挑一兩部劇情片來看(《生命樹》在這情況可能不合適),看他們的演出有否感動你,或至少令你相信他便是那個角色。以近期上映的《全球熱戀》及《喜愛夜蒲》來比較,儘管很多人不喜歡前者的故事,但至少桂綸鎂及陳奕迅的演出都是細膩的,從一些微少的動作,神情及反應,知道他們是理解自己的角色的。就算演出經驗較淺的楊穎,亦看到她的努力,而導演如何引導演員來表現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記得有一幕情緒最高漲,楊穎向井柏然表白的感情戲,大概是楊穎的火候仍未夠,導演在最感情澎湃的時候,用了一個wide shot 遷就。反之《喜愛夜蒲》中導演對演員缺乏控制(片中太多演技幼嫩的演員是致命傷),任由他們生硬地對著鏡頭來演一幕幕需要感情的戲,而沒有想過用任何調度來幫助,得出一齣沒有感情的戲。

補充:

https://yip7x.wordpress.com/2011/07/24/my-father/

https://yip7x.wordpress.com/2011/07/24/1120/

https://yip7x.wordpress.com/2011/07/11/tree-of-life/

 

問父親

(原刊 AV Magazine 15-07-2011)

人生音像城

問父親

我第一次看《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是六月中電影公司安排的優先場。

這電影深深地打動我,反而不是來自探索本源,提出生命及存在,本性及恩典等直指人心的命題,而是很簡單地 — 對「父親」的思憶。

畢彼特飾演的父親Mr. O’Brien,是演技的一大考驗,要從零碎的生活片段,拼湊出一位嚴父的形象,影片主要從大兒子Jack的角度,來看這位為家庭生計奔波的男人,O’Brien在家中是有無上權威,兒子對他必恭必敬,對Jack的要求嚴苛,也令他慢慢發展憎恨父親的反叛性格,反而慈祥的母親永遠是他心靈的避風港。

電影尾聲時,強悍的O’Brien,首次出現軟弱的一面,他慨嘆半生營役,盡忠職守,最後發現徒勞無功,面臨失業,但是縱使失意,兒子仍然是他畢生最驕傲的成說,他以他們為榮。

最近有一廣告說:愛,是一種重量,一出生便有。父母的兒女的愛,只會愈來愈重。

我感慨人到中年,原來對父親的認識是那麼淺,不知道他年青時經歷了什麼,吃過什麼苦頭?不知道他為何要生四個小孩,對我們又有過什麼寄望? 父親今年80多歲,健康日差,在我印象中,他在家中很少發言,沉默寡言。

散場後,我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閒逛,一邊細想父親生活上的點點滴滴:50年代他們三兄弟從大陸偷渡來香港,只是十來歲的小伙子,從此落地生根。

他在20多歲的時候結婚及生孩子,他是怎樣和母親計劃未來的呢? 他是個職業司機,他的駕駛執照顯示,他可以駕駛幾乎所有類型的車輛,駕車是他的興趣嗎?從家庭舊照中看過他駕駛著Mini Cooper,那是他的dream car 嗎? 我知道他當過九巴9號線的司機,兒時和他坐巴士,他好像和所有司機都很熟絡,從來不用付車資。但他退休後,卻沒有續領駕駛執照,是對駕駛生厭了嗎? 像我當了20多年攝影記者後才毅然放棄,也是同樣的心境嗎?

為何他到了40歲時,會突然有興趣養雀,還要是一雙黑色的「豬屎渣」? 為何他突然愛談政治,為何那麼痛恨民主黨? 年青時他訂閱《人民畫報》,喜歡聽鄭錦昌,偶爾聽一些「紅歌」,我小時候不懂普通話,卻會唱東方紅。小時候,父親假日時常帶我探訪兩位伯父,這10年間,伯父們相繼去世,三兄弟就只剩父親一個,他會感到孤單嗎 ?

回想自己步入40歲時,已經決定不要小孩,因為沒信心為他們提供美好的將來,不想兒女來到世界捱苦,父親從來沒干涉我這個決定,也沒有和我說養兒育女的苦樂。現在我慢慢察覺我放棄當父親的機會,是一種自私的想法,只不過我自以為是成熟的想法罷了。

早前的父親節,我致電母親(父親在家是從不接電話的),想請父親外出吃頓飯,但被他婉拒了,多年來我們都沒有慶祝父親節的「傳統」,父親是個從不多作解釋的人,我也習慣不追問,只是那天看完《生命樹》後,在麥當勞吃東西時,想起我兒時第一次吃巨無霸,是因為父親在街拾到一張免費的換領卡,他把巨無霸帶回家,切成4份,讓我和哥哥們一同分享,他只在旁觀看,當時他的心在想什麼呢?

最近,和母親通電話,她說父親知道我失業,不想我花無謂的錢,才婉拒我父親節吃飯的提議。掛上電話後,我不停地哭,哭得要找個角落停下來,平靜一下思緒:原來父親一直就是用這種「不關懷」的方式來關心兒女……對於父親的一切,我有更多疑問,想去了解,雖然遲了幾十年,但未為晚。也想對朋友說,珍惜和父母共處的時光,快找個機會,問問和聆聽他們的故事。

父與子 愛與恨

(原刊 《MetroPop》21-07-2011 )

父與子  愛與恨

《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偷偷地哭了大半場,儘管身邊有很多交頭接耳,感到不耐煩的觀眾,甚至有人對那些壯麗的畫面,發出恥笑聲。《生命樹》並非一般的主流電影,導演泰倫斯馬力在反思存在的意義,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我覺得,撇開那些哲學的迷思,這部電影對「父親」的描寫,依然深深打動我,電影完結時,我感嘆原來我從不了解父親: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年輕時有什麼經歷 ,他的性格是怎樣形成…….許多關於他的事,原來我一直懶得了解。

《生命樹》主要以長子Jack的觀點,回憶家庭中的點點滴滴,在他眼中,父親( 畢彼特飾演)是個嚴苛的人,經常訓示Jack:父親講話時不可插嘴、要輕力關門、除雜草時要連根拔起……. 父親時常告誡他要做個強人,不要做好人,因為好人往往被人欺侮。

導演泰倫斯馬力,採用了斷裂式的敘事手法,很多地方留白,沒有交代得很清楚(父親叫Mr. O’Brien也是從字幕才得悉),父親的形象,透過零碎的片段組合而成,只知他放棄了做音樂家的夢想,歲月都奉獻給工作。

父親嚴苛,母親卻是個和藹可親的人,父親經常因工作遠行,便是Jack三兄弟和母親的歡樂時光,他們互相作弄及嬉戲。慢慢地,Jack的反叛性格形成,他覺得父親的專橫,虛耗了母親的青春,他很想逃離,甚至有一絲想父親死去的念頭。

直到一天,好景不常,父親面臨失業,半生營役,落得一無所有,為了生計,被逼賣掉房子,舉家離開成長的地方,此時的Jack,才感受到父親一直肩負的壓力。

當一位父親,原來從不輕鬆,每位父親經歷不同​,都有一套他們相信的道理。很多男人方知的痛悲, 也是要隨年漸長才會明白,才會諒解,但俗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盡孝要及時,以免成為生命中的遺憾。

《生命樹》讓我想起許多以父親為題材的電影的電影,說到底,還是關於諒解與寬恕的。

《可曾記起父親》( 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 ?) 既是一部電影的名字,也是為人子女應該常問的問題,影片的主人翁Blake (Colin Firth飾演),對父親( Jim Broadbent飾演)的誤解,糾結了大半生,直到父親臨終時,他重返家鄉,才慢慢了解那個他眼前一直痛恨的人。Blake從少便很討厭父親,覺得當醫生的他是個風頭躉,時常以權謀私,故長大後便不顧一切掙脫家的牽絆。當Blake 到了40歲時,他回家,面對病榻上彌留的父親,兒時幕幕湧現–父親總是在人前令他難堪,他痛恨父親的率性,未能體恤感情脆弱的兒子。但兒子永遠都是父親最疼愛的人,只是大家不懂表白,用上了錯誤的方式,令彼此憎恨,到了生命離逝時,愛與恨都了然。

添布頓 (Tim Burton)的《大魚奇緣》( Big Fish),也是關於一段很奇妙的父子關係。在兒子眼中,父親是個謊話連篇,愛吹牛的人,他總是喜歡炫耀年輕遠行時的經歷:遇見巨人、巫婆、連體歌手和一條巨大,誰也抓不住的大魚。兒子一直瞧不起父親,彼此關係疏離,到了父親因病去世,他重頭審視父親年輕時的故事,慢慢體諒到父親吹牛也是出於一片善心。父親的葬禮上,來了很多朋友,兒子方明白父親雖然沒有大成就,卻是個廣結善緣,樂於助人的大好人,更令他驚詫的是,他認為父親捏造的人物,竟陸續出現眼前。

同樣帶點幻想風格,看得人心頭火熱的《幻夢成真》(Field of Dreams),也是兒子(奇雲高士拿飾演)追憶父親的故事。年青時,父親是個很有前途的棒球員,但因牽涉打假波而斷送前程,也令兒童心中的英雄形象幻滅,此後二人疏遠,直至父親去世,也沒好好溝通。兒子長大後,耳邊經常聽見一把聲音說:假如你建成它,他便會來。(If you build it , he will come.)

兒子毅然將後園的玉米田改建成為一個棒球隊,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晚上,他重遇父親,在互相投球的過程中,重新了解對方。

《生命樹》中,畢彼特飾演的父親老是說自己是個失敗的人,叮囑兒子長大後不要像他一樣沒出色,記得有一幕,父親遇到事業上的大挫折,他將三位兒子擁入懷中說:兒子是父親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

父母與子女間的愛,是世間最獨特及珍貴的東西。像《尋找快樂的故事 》(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中,男人即使失意,只要有兒子的愛支持,是永遠打不死的。電影中,韋史密夫飾演的推銷員,經歷婚姻失敗和事業低潮,與兒子相依為命,一度因經濟拮据流落街頭,最終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走出困局。故事的重點在韋史密夫在人生低潮時的拼搏精神,及與兒子不離不棄的感情,戲中的兒子正是現實中韋史密夫的親兒子,兩人演來非常自然投入,兒子沒有埋怨生活潦倒,諒解與包容,是影片最動人之處,兒子在收容中心對父親說:「你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已經贏盡萬千身為人父者的眼淚。

《生命樹》:回望人生

( 原刊 MetroPop  08-07-2011)

《生命樹》:回望人生

現今世上,很少人會像泰倫斯馬力 (Terrence Malick)那樣拍電影,他的《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 ),嘗試超越一般拍電影的意義:沒有想過娛樂大眾,研究哲學的他,藉電影參悟人生,思索人性的本源,找尋永生的生命樹。

《生命樹》獲得本年度法國康城影展最高榮譽的金棕櫚大獎,雖然由兩位當紅荷里活演員領銜主演,但它卻不是一般觀眾習慣的類型片,甚至有點高深莫測。

電影放棄了傳統說故事的方式及結構,很多重要「情節」也沒交代清楚(例如去世的哪一位兒子) 是更遑論一些煽動情緒的戲劇衝突,兩位主角,畢彼特( Brad Pitt)及辛潘( Sean Penn ),只有結尾一幕才同場出現。

瑰麗的影像充滿《生命樹》,影片從世上一線光開始,由天地洪荒、山川流水、母親腹中胎兒心跳,到嬰孩出生成長,當中虛實並置:有虛擬的宇宙星雲,有史前的單細胞生物在水中游弋,有恐龍受傷棲息湖邊;攝影師也帶領觀眾欣賞陽光透進樹林,微風輕拂水面泛起的微波等大自然景觀。馬力務求將電影影像提升至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

電影開始時,引用聖經《約伯記》,向天主發問,何以上主創造萬物,施展恩德,同時又讓世人經歷各種苦難? 馬力繼而思考人該怎樣存活世上 — 隨本性(Nature)而為,還是跟隨恩寵(Grace)。

隨本性而為,必然會因一已的喜惡,帶來爭執與誤解;跟隨恩寵,心存愛與感恩,自會達至包容與和諧。馬力借畢彼特飾演的奧拜恩先生一家五口的人倫關係,和浩瀚星空相提並論:家庭,其實也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片中很多時候從長子Jack的觀點出發,去檢視嚴苛的父親和柔弱慈愛的母親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可以看成是本性與恩寵體現在的父母親的性格上,Jack在成長過程中,看到人間的不幸,看到自身的反叛。

長大後的Jack,由辛潘飾演,自少父親教他不要做「好人」,要做個「強人」, 好人會被人欺負,強人才能在競爭中立足。Jack被囚禁在現代玻璃幕牆森林中,在急速上落的觀光升降機中迷失自我,他惦記著逝世的弟弟,愁眉不展。隨著光的引領,來到豁然開朗的海邊,所有他認識的人再重聚,Jack也得以從贖罪中解放心靈。

《生命樹》絕對是一次震懾心靈的奇妙觀影經驗,這部電影厲害之處,即使觀眾不熟悉對片中對宗教的指涉,也會讓人自然地停下來,回顧走過的人生,思索有沒有忽略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對父母的了解),有沒有偶爾麻木,錯過了感受生活的機會。

攝影師 Emmanuel Lubezki 與馬力有很好默契,無論是壯麗的景觀,或是年輕人在斜陽下追逐嬉戲,鏡頭傳遞了他們對事物濃厚的感情– 那些略為緩慢的攝影機運動,該是兩位有歷練的人,靜觀世界的速度,不徐不疾,剛好在這一刻,推送到我們面前。